周瑜讓使者帶回這一口信。
張飛聞言大怒,但劉備制止他說:
“此次結盟之事是由我方提出,理應由我前去拜訪。
”
劉備之意是要商量共同作戰的計劃,但周瑜卻置之不理。
曹操從江陵走華容道,在赤壁布下陣勢。
他希望速戰速決,但若過于躁進,則軍中流行瘟疫之事恐會暴露出來。
殿軍由他的長男曹丕率領。
“阿丕到底在想什麼?雖然交代他不可顯得過于急躁,但總也要有分寸,究竟是誰叫他如此緩慢行動的?”
曹操猛甩着頭,這是他在激動時的習慣動作。
曹丕的殿軍總算抵達赤壁。
軍隊雖然遲到,但卻顯得相當疲憊的樣子。
“來得太慢了!”
在部下的面前,曹操總算沒有甩頭。
“好像是太慢了一點。
沒想到慢慢行軍也會疲累。
”
曹丕的半邊臉浮出微笑,另外半邊臉則露出不悅的神色。
(這家夥到底存着什麼心?)
曹操實在猜不透兒子的這一表情究竟是何意涵。
他也不了解敵方的真正用心。
江東之地看似戰鼓頻催,但看起來卻又不太像。
雖然江東有人承諾作内應,但這也可能是敵方的陰謀。
對江東主和派張昭身邊諸人的動靜必須時刻加以注意。
至于具體的内應策劃事宜也還僅止于初步階段。
殿軍來到後,曹丕也加入大本營,内應計劃方才化為實際。
秘密捎來信息的是一個名叫黃蓋的使者。
黃蓋是孫權陣營中主和派要角張昭的人馬,此事衆人皆知。
如今在孫權陣營中的魯肅與周瑜則被認為是主戰派。
張昭雖是元老級人物,但主和派的影響力卻屈居弱勢。
身為該派人馬的黃蓋常會被誤認為是個文官,其實不然。
此人字公覆,從孫堅的時代起便是孫家軍團的一員。
──擐甲(身披甲)周旋,蹈刃屠城。
他便是如此一名勇士。
但若以人際關系而言,則又屬于張昭的主和派。
正因與時代潮流逆向而行,所以一直悒郁不得志。
得知黃蓋是内應之人後,曹操不禁半信半疑。
曹操令人對擔任聯絡的中間人嚴加注意。
在内應文書中,黃蓋寫明内應船隻以外罩紅色布幔為記。
從可靠的細作口中,曹操已聽聞老将黃蓋在柴桑大本營内遭年輕的孫權當衆斥罵侮辱。
──公覆(黃蓋)能忍得下這口氣,也真多虧了他。
衆人都這樣說。
這事是直屬于曹操的細作煞費苦心才得來的情報。
有很多佐證可證明此事不假,因此就連生性多疑的曹操對此也深信不疑。
外罩紅色布幔的船隻約有二十艘,都是稱為“艨沖”的細長型快舟,停在岸上箭矢不能及的江中處。
昨日清晨降了雨,故而紅布幔船略顯濕濡。
江東船艦停泊其後。
二萬名東吳士兵已登上先頭的船艦。
形式上的盟友劉備也在江上部署了二千名士兵,皆挑選自先前沿漢水南下的關羽帳下的水軍。
從位置來判斷,紅布幔船應是先鋒或是斥候部隊。
由于接到内應書信,所以曹操認定它便是黃蓋的降船。
“為何一直沒有動靜?”
“大概是在等待時辰吧!”
“哈哈哈……”
有人高聲大笑。
發出笑聲的是大公子曹丕。
等笑聲停歇,他才開口道:
“我方健兒是否已經登船?”
“健兒(士兵)大多在岸上,水軍大概都已登船。
”
一名軍官答道。
南征軍大多是中原人。
雖有黃河的水軍在陣中,但人數并不多。
由于是以密集戰法為主,所以各船都以鐵索相連。
有人見狀而稱之為水上長城。
“聯絡船中水軍!命他們盡快上岸!”
曹丕下令道。
“要水軍上岸嗎?”
“沒錯!敵人來降,我們應該在陸上迎接他們。
同時馬上令人解開連舟鐵索!”
曹丕又下令道。
“是詐降!”
最先開口叫出來的是曹操。
他手揮長鞭,當場下了一道命令。
“砍斷鐵索!”
“是!已經砍斷了。
”
身畔的一名司馬(軍官)答道。
“什麼?”
曹操不由得回頭瞪着那名司馬。
此人是曹丕帳下軍官,此時不知因為何事而來此地。
未經報備就擅自砍斷鐵索,這無疑是曹丕下的命令。
他比父親更早一步瞧出了詐降之事。
詐降之船從船上射出了火箭,等船接近陸地時,船中之人便紛紛跳水而逃。
仔細一看,孫權的船艦正徐徐靠近過來想要救起跳水之人。
詐降諸船就這樣空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