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認識的朋友,平時也不算太說的來,既然玩不到一起去,自然聯系也就少。我這個人,是不太懂得跟人保持聯系維持朋友關系的,不過他倒是有心,隔上一年半載就會給我打個電話叙叙舊,約個時間吃頓飯什麼的。
慢慢的,我就發現了一個規律,他平常也想不起我的,但是隻要他給我打過叙舊電話,過了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準會趁着上次叙舊的餘熱,要我幫忙做點什麼事。試過了幾回,我就忍不住跟他說,做人不要這麼虛僞嘛,既然都說是朋友了,我又不是什麼厲害人物,能幫的忙也是小忙,當然就更不是日理萬機多忘事的貴人。有事找我,開門見山不是更好?何苦要做足功課,正是小看了我的為人了。
朋友歎了口氣,說我才是小看了他的這個習慣,這可是血淚換來的鐵的教訓,生意場上的金科玉律啊。據他說當年他也跟我一樣,有事就打電話,無事就不登三寶殿,于是人人說他勢利,隻會利用别人,再不肯幫他的忙呢。我說,那你提前一星期聯絡感情,目的還不是為了讓人辦事,這樣就不勢利了嗎?換湯不換藥,你當世人是傻子啊。
朋友見我不屑,投我所好道,“我這招還是某日看紅樓夢悟出來的呢。”我聽了忙叫他快說,他便說道,那日大家夥兒在怡紅院說笑,鳳姐道:“前兒我打發了丫頭送了兩瓶茶葉去,你往那去了?”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謝多謝。”鳳姐兒又道:“你嘗了可還好不好?”沒有說完,寶玉便說道:“論理可倒罷了,隻是我說不大甚好,也不知别人嘗着怎麼樣。”寶钗道:“味倒輕,隻是顔色不大好些。”鳳姐道:“那是暹羅進貢來的。我嘗着也沒什麼趣兒,還不如我每日吃的呢。”林黛玉道:“我吃着好,不知你們的脾胃是怎樣?”寶玉道:“你果然愛吃,把我這個也拿了去吃罷。”鳳姐笑道:“你要愛吃,我那裡還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發丫頭取去了。”鳳姐道:“不用取去,我打發人送來就是了。我明兒還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發人送來。”
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鳳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閑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想想若不是鳳姐有先見之明,便貿然叫她做事,豈不更得罪了她了?又或者,黛玉有一點不願意,隻推說身上不好,懶怠動,也就推的幹淨,誰也拿她沒轍。
我說你這也太上綱上線了,人家玩笑的話你也當真。林黛玉現在人家家裡住着,雖然老太太寵她,也不至于這樣不近人情,鳳姐求她一點事,就要拿茶葉來換,品格也太低了吧。朋友冷笑說,“人的心理可難說的很。你就敢保證,如果沒有那點子茶葉,林黛玉心裡不會暗地埋怨鳳姐拿她當丫鬟使?再說了,通篇看下來,林妹妹除了替賈寶玉做作業,寫了幾十篇字,還做了幾個做完了又剪掉的香袋之外,還替别人做過一點子事嗎?再說現在這個世界的人,斤斤計較,小肚雞腸更勝過林妹妹百倍,萬事能在面子上做的好看一些,辦事順利一些就好,難道你真的要為了證明自己不虛僞,跟自己為難嗎?”
我聽了無話可說,朋友便趁機勸我,對用得着的人,還是有事沒事多打電話,日後求人也好開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