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貼心小藥丸和

首頁
前幾日在家寫小說,每每寫到舊時豪門家中用度,我就詞窮,來回來去想出幾個簪金戴玉的東西,俗氣的緊。後來想了個妙招,一到寫吃寫穿寫擺設,就去抄紅樓夢,隻管把翡翠的盤子改成碟子,定窯的瓶子改成茶壺,基本就錯不了。抄着抄着,不免感歎,有沒有經曆過,就是不一樣。老曹随手寫來,那些個東西,我們别說用了,便是聽也沒聽說過,想也沒想過,一看便是先前曾經闊過的。至于某些偶像劇裡,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扮闊少,就會說,“我們家的浴缸也比你們家飯廳大”,便知道這人也就是窮人對富人生活胡亂想象,出身也就跟咱們似的是個平民老百姓。

    說起來,前幾天在同仁堂藥店,竟然看到林妹妹家常吃的“人參養榮丸”,十幾塊錢一盒。本人無聊,當場大笑三聲,買了一盒回家擺着,藥不敢亂吃,過過眼瘾還是可以的。人參養榮丸雖有些個人參在裡頭,不過論起金貴來,好像跟寶姐姐吃的“冷香丸”還差了一截。這冷香丸用料古怪,配方刁鑽,就算是機緣巧合,也配了兩三年才配成幾丸,費了這麼大的勁,也不過治治寶姐姐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這有熱毒,換成我們在廣州街頭找個黃振龍涼茶鋪子喝杯三塊錢的癍痧涼茶,立刻也就好了,可見還是人金貴。

    不過全書最金貴,最讓人想入非非的物件,還是另一顆藥丸。話說寶弟弟被他爹暴打了一頓,園子裡的姑娘們個個哭紅了眼睛,論眼睛誰也不如林妹妹的腫的大,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老記得寶姑娘微紅着眼睛,手裡托着一丸藥,款款走過大半個園子去看他。又跟襲人說道:“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說畢,遞與襲人,又問道:“這會子可好些?”寶玉一面道謝說:“好了。”又讓坐。寶钗見他睜開眼說話,不象先時,心中也寬慰了好些,便點頭歎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别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着,心裡也疼。”剛說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說的話急了,不覺的就紅了臉,低下頭來。寶玉聽得這話如此親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見他又咽住不往下說,紅了臉,低下頭隻管弄衣帶,那一種嬌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

    注意到沒有,手裡“托”着“一”丸藥,還說一敷上,就可以好了。賈府的寶貝挨了打,什麼好藥不往寶玉的傷口上倒,可是卻全都不及寶姐姐親手托來的這個。老曹也是有些戀物癖的人,吃的穿的寫的詳細着呢,好事者都能搞出本食譜和藥方來,唯有這丸藥,他沒說名字,沒說配方,一個字沒提這藥多少銀子一丸,卻讓我這個财迷心馳神往了好些年。說到訣竅,不就是金貴的寶姑娘托着走了一圈嘛。我仔細看後文,也沒覺得這藥就多靈效了,到了晚上寶弟弟不還是照樣“臀上作痛,如針挑刀挖一般,更又熱如火炙,略展轉時,禁不住嗳喲之聲。”

    可見東西是好是壞,全靠炒作,有人捧場,不好也就好了。

    不單這顆小藥丸是這樣,林妹妹的詩,大家都說好,奉她為詩魁,我就算看不懂,也不敢說不好。劉老老說的笑話,上上下下笑的前仰後合,于是就成了經典笑話,到底哪裡好笑了呢?我問了十個人,十個人都支吾着跟我說,就是好笑嘛,你不覺得好笑嗎?說到底,全是炒作。

    我們七十年代生人,小時候受的教育還頗為傳統,老式知識分子父親常常教導我們說,為人要舉止端莊,謙虛好學,工作勤懇不叫苦叫累,有了成績也不居功自偉。現如今的事實是如此殘酷,讓我們抛棄父親的金玉良言,從此敲鑼打鼓宣揚自己的業績,也有一定難度。不如我們向最具傳統美德的寶姑娘學習,把每份意向書,每個project都“托”成老闆心中最熨貼的那顆貼心小藥丸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