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雄本色

首頁
    合一,人與物,融成一體。

    所謂無為而治其實就是這種理想的境界之一。

    這是一種很可愛的境界,所以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希望主角的武功也是如此了。

    ” 因此這些人的武功自然越來越平凡,英雄色彩也越來越淡薄,命運更是越來越失意了。

     金庸筆下的男主角中,陳家洛外表溫文,但内心抑郁;喬峰豪邁,但不解風情;袁承志山野草夫,郭靖忠厚魯鈍;胡斐苦難孤獨,令狐沖落拓不羁;石破天單純,狄雲正直,張無忌随和,虛竹拘泥,韋小寶狡黠;俊美的隻有楊過,潇灑的隻有段譽。

    但段譽之潇灑,在于不通世務,是個出世人物,而非濁世公子。

    楊過早期,每每不忘父仇,機心處處,亦不見得如何倜傥磊落。

    說到造型之美,反而不及一把年紀的丁春秘那大袖飄飄、鶴發童顔的神仙姿态,亦不極道貌岸然、寶相莊嚴的和尚鸠摩智。

    但這些男主角,總有一股叫人感到親切、景仰、樂于接近的氣質。

    這種氣質,使讀者不期然中引起共鳴,覺得主人翁可親可近,仿如朋友,甚而将小說中的非常理的情節,也全盤接受。

     這些男主角都堪稱英雄。

    即使是韋小寶,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不能不承認這小子幹出了一番“英雄”才能幹出的“大業”。

     但,哪一個人最為出色呢? 在倪匡筆下,被稱為“絕頂人物”的隻有楊過、令狐沖、喬峰、韋小寶四人。

    但另有人認為楊過英雄感不強,令狐沖自憐自傷,更無英雄氣概,至于韋小寶,流氓習氣十足,焉能稱英雄。

    沒有太多争議的是喬峰。

     喬峰在小說中如此出場: 西首座上的一條大漢回過頭來,兩道冷電似的目光在他臉上轉了兩轉。

    段譽見這人身材甚是魁梧,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

    顧盼之際,極有威勢。

     喬峰的遭遇極為悲苦,是金庸小說中最突出的一個悲劇人物。

    且看倪匡對他的贊歎: “若論意氣之豪邁,行事之光明,胸襟之開闊,惟有喬峰。

    喬峰堪稱是人中之龍,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

    郭靖完美,但看來看去是一個假人;喬峰完美,看來看去,總是一條凜凜大漢,就在你的面前。

    ” 但正是這個喬峰,“又有武功,又正直,天下無敵,必然到最後正因為他受人欽佩喜愛的個性走上悲劇的道路。

    ”(沈君山語) 金庸寫喬峰,似乎完全擺脫了以漢族為中心的狹隘民族意識。

    喬峰是契丹人,卻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英雄。

    人的品性與種族是沒有關系的,漢族中有君子也有小人,異族中亦然。

    漢人皇帝如果昏庸無能,難道就因為他是漢人,我們也要擁戴他麼? 金庸說他最喜愛的男主角是楊過和喬峰,對他們寄予的同情最多。

     那麼,誰是第一位大英雄?大概每一位讀者都會有他(她)自己心目中的人選。

     金庸寫了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大俠小俠,千人千面,但仔細琢磨,仍能看出一點程式,一點門道。

     金庸自言他最喜歡寫的人物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下仍不屈不撓、忍辱負重、排除萬難、繼續奮鬥的人物。

    因為這正是我們中國人的形象。

    因此,這些男主角不論相貌如何,出身如何,大抵天性仁厚,或傲骨多情。

    而最主要的,他們都是在重重夾縫中做人,身處重重矛盾之中,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受盡了屈辱但都能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尊嚴。

     喬峰當然是典型,他是遼人,卻由漢人養大,血緣之愛,養育之恩,兩者不能丢棄,但在兩個民族的殘忍争鬥中,他又如何能夠平衡自己的情感,當然隻能以自殺來了結。

     張無忌的出身更是一個象征,他的父親乃武當門人,公認的正派,而他的母親則是邪教教主的女兒,公認的邪派。

    他經曆了痛苦的曆程,得到的結局比較圓滿,最後化解了雙方的恩怨。

     郭靖也有這類似的困境,幾乎和喬峰相同,成吉思汗于他有恩,要他歸順元朝,甚至以他母親的生命來要挾。

    但郭靖内心沖突較少,他很快就堅定地以民族大義為重,擺脫了個人恩怨的糾葛。

     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