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了一圈的凳子,并在幾個凳子前,放置了幾張桌子,以供擱放奶茶或咖啡。
楊海峰看到這個情形,略略笑了一下,“趣來,等會我想給大家演示一個大學四年生涯規劃的PPT,我帶來了投影儀和幕布,你看可以嗎?”
“好啊,好啊,我們馬上挂一下幕布就是了。
”我忙不疊的點頭,同時招呼身邊的猴子、闆牙來幫忙。
蘇曉筠把挎包打開了,于是,這邊幾個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你們這咖啡屋風格,裝飾的很有味道啊,”楊海峰左右環顧了一圈四周的牆壁。
上面是我們最初确立的七種獨立風格的畫面,有米老鼠、喜洋洋,有幾米漫畫,有抽象圖案,有自然風光,有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有大海、海鷗、帆船,還有重金屬渲染。
我笑了一下,“最初的時候,我們七個人每人都提出了不同的風格裝飾,争論紛紛,仍無法達成一緻。
于是,索性就每人一塊自留地,按照自己的風格來裝飾了。
”
楊海峰笑着點點頭,“很有創意的嘛。
”
這時,胡文娜端來了奶茶,我雙手捧着遞給了米海峰一杯,又遞給了許褚一杯。
楊海峰輕吸了一口,然後閉上眼睛,細細品味,再慢慢睜開眼,臉上是不加掩飾的喜歡,啧啧有聲道,“非常夠味。
”
許褚看到此情形,也不禁是笑逐顔開。
簡單的吃了點水果沙拉和蛋糕拼盤,楊海峰、許褚、孟慶剛、蘇曉筠幾個人便說飽了,于是,撤下去後,幾個人又是一番閑談。
閑談中,我才知道,許褚和楊海峰這是第三次見面,第一次見面,是在火車上。
第二次,是放假的時候,途徑青島,順便去聽了他的一場講座,也就僅僅是兩個多小時,便匆匆别過了。
之後,一直都是電話和郵件進行聯系。
這讓我更是佩服許褚,隻是見過兩次面,卻已似神交多年,這或許,就是許褚口中的緣分吧。
談話的過程,充滿了睿智和歡笑。
我才感覺到,什麼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然後,六點半的時候,陸陸續續有人推門進來了。
先是三三兩兩,後來是五個、六個的,一來就是一個宿舍的人。
而且,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大一新生。
他們都是看了我們貼在宣傳欄裡的海報,才來的。
上面用大字醒目的寫着,“一場主題關于‘大學該怎麼奮鬥、大學四年生涯該怎麼規劃’的沙龍”。
學校裡有七個宣傳欄,我們隻貼了其中的五個。
并且,是官書記、方片七、盧小櫻、胡文娜、我,一人手寫了一張,貼上去的。
沒想到,卻讓哪來哪去在六點半到六點四十,僅僅的十分鐘,就擠滿了人。
原本隻放了三十二個座位,卻不想,六點四十的時候,就來了五十多個人。
我們隻得再添座位。
而人,還在陸陸續續的不間斷的進來。
讓每一個現場的人,都覺得,這場沙龍,很是炙手可熱的樣子。
這是讓我、胡文娜都想象不到的。
再看楊海峰,他隻是笑而不語。
而許褚,也是同樣的笑而不語。
似乎,于這種情形,他們兩人已然早有預料。
猴子抱怨了,早知道這個樣子的話,僧多粥少,我們就該收門票的。
闆牙更正道,是狼多肉少。
怎麼狼多肉少了?你看這屋裡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女孩子啊。
時間,嘀嘀嗒嗒的,一秒一秒的走動着。
人,越聚越多。
似乎,每一秒鐘,都有人,從四面八方,湧入哪來哪去。
這讓我和胡文娜,最後,索性不去理會新進的人群了。
願意席地而坐,就席地而坐,不願意的話,就站在那兒好了。
這絕對是哪來哪去前無古人的一次大規模人員聚集。
空氣愈加的凝重了。
每個人都靜靜的等待着,七點鐘的時候,一觸即發。
六點五十的時候,咖啡屋裡,已經是人擠人,背貼背,插腳都難了。
看這情形,我和胡文娜、官書記略一商量,把猴子、橙子、闆牙喊了過來,囑咐三個人在門外站崗警戒,告訴後來的人群,屋裡已經沒有空地了,讓他們不要再進來了。
于是,猴子、橙子、闆牙神色匆匆的從人群中擠了出去。
人群,似乎穩定了下來了。
我稍稍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