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艾鳳翔之後,兩人風馳電掣,迳向蜈蚣嶺的方向撲去。
但兩人走出七八裡路之外,卻收住腳步,向一片叢林中隐去。
此刻不過正午過後不久,萬裡無雲,一片睛空。
黃一萍微微一笑,道:“項姐姐,大約是要在這裡待到天黑吧?”
項小芸遙遙一指,道:“依照方位形勢看來,那面大約就是蜈蚣嶺了,那淩森不是好纏的人物,咱們此刻去做什麼呢?”
黃一萍道:“隻可惜方才不曾與艾大俠約好時間,倘若他去得早了……”
項小芸噗哧一笑道:“你這樣聰明的人,怎麼忽然糊塗起來了?那小化子雖然還算聰明可教,但以一個毫無武功基礎的人來說,學一通蛙鼓音功,也不可能在一時半刻之内學會,至少,大約也要到入夜之後,此外,他們去蜈蚣嶺,這裡是必經之路,倘若他先咱們而去,在這裡正好攔得到他……”
投注了黃一萍一眼,又接下去道:“其實我要早些離開的原因,隻是為了讨厭他羅嗦。
”
于是,兩人就在叢林之中選了一處适當的地點匿藏下來,一面監視着來路之上,靜靜等待。
時光慢慢逝去,不久已是黃昏之後。
艾鳳翔仍然沒有影子,遙望蜈蚣嶺,卻已是一片朦胧。
黃一萍忖思了一下,道:“蜈蚣嶺上半日不見動靜,眼下天色将黑,咱們還是早去勘查一下,免得路徑毫不熟悉,反而因之吃虧誤事!”
項小芸颔首示意,兩人正要動身時,卻聽得一陣腳步之聲遙遙傳了過去。
項小芸略一傾聽,道:“腳步聲隻有一人,可知絕不是艾鳳翔,咱們最好躲一躲……”
黃一萍颔首道:“最好的地方莫過于樹上,咱們就學一次猴子吧!”
項小芸淡然一笑,與黃一萍雙手相攜,同時向一株巨樹之上撲去。
樹上技葉茂密,匿身樹巅,樹下的一切均可一目了然,不久之後,果見一條人影蹒蹒跚跚地走了過來。
兩人俱皆看得清楚,一時不由俱皆一怔。
隻見走來的是一名年老僧人,至少當在八旬以上,腿部之上鮮血淋漓,走起來一瘸一拐,說明了他已受傷,但雙眼開合如電,又說明了他是一位内功精湛的能手,在他背後斜插着一柄寶劍,金鑲玉縷,單由外表上就可以看出是一炳上古神兵。
那老僧似是有些走不動了,蹒跚着進入林中,就地跌坐了下來,瞑目養息,位置則剛好在項小芸與黃一萍匿身的樹下。
兩人互視一眼,屏息凝神,靜觀變化。
不久,但聽衣袂嘯風之聲大起,一條黃影迅如電掠,疾撲而至。
單由那黃影在輕功身法看來,就可知又是一位稀世高手。
項小芸目注黃一萍,悄以傳音之術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今看來,當年的‘武林十七奇’,實在是浪博虛名,單以這兩人的成就而論,大約就遠在武林十七奇之上!”
黃一萍也以傳音之術應道:“世上高手多如過江之鲫,隻不過他們少在江湖出現,鋒芒不願輕露,以緻少為世人所知而已!”
兩人暗中談話之間,那來勢絕速的黃影已在林外停了下來,兩人都已看清,那是一個年齡極老的尼姑,至少也在八旬以上。
那老尼姑在林外停下身來,輕誦一聲佛号道:“悟元老秃,還不快些出來受死!”
顯然她是追蹤那受傷的老僧而來,而且已經知道那老僧是匿身林中。
項小芸與黃一萍同感訝然,既不知這一僧一尼的來曆,也不知兩人因何結仇,以兩個年近百齡的佛門弟子,竟以性命相搏,實在使人費猜。
那老尼姑聲色俱厲,但那在林中跌坐的老僧卻是動也未動,恍如已經入定,又像已經圓寂,竟是睬也未睬。
那老尼姑肩頭上隻斜插着一炳銀絲拂塵,隻見她探手拔了下來,冷峻地叱喝道:“悟元,如你再不出來,貧尼可要殺進林中去了!”
悟元老僧這次有了應聲,隻聽他低沉地誦聲佛号,道:“了凡師太,我佛以慈悲濟世為旨,你何以定要趕盡殺絕?”
了凡師太咬牙道:“因為我恨透了你,不殺你此心難甘……”
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