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剛見項小芸、黃一萍飛身而去,心中大急,不由拔步欲追,但悟元老僧卻迅如電掣地出手一拉,道:“虞施主慢走。
”
虞大剛焦急地道:“見鐵劍令符,如見家師,晚輩既經答應了此事,就絕無反悔餘地,但晚輩必須先問明她們去蜈蚣嶺的原因目的。
”
悟元老僧輕誦一聲佛号,道:“老衲時間無多,不論你有何要事,也不在這一個時辰。
”
說話之間,黃一萍、項小芸業已去遠,虞大剛隻好頹然一歎,道:“老禅師身受重傷,尚能傳繼絕學麼?”
悟元老僧淡然一笑,道:“‘達摩三劍’似繁實簡,以虞施主已有相當劍術造詣的高手,想必一點即透,這刻就可明了其中訣竅。
”
伸手由地上撿了一根樹枝,又複一笑,道:“老衲以枝代劍,先行演練一遍,虞施主請注意了。
”
虞大剛忽然沉聲急道:“老禅師且慢。
”
悟元老僧怔了一怔,道:“怎麼,難道虞施主有了悔意?”
虞大剛雙手連搖,道:“晚輩并非三歲頑童,怎會出爾反爾,何況,老禅師持有家師鐵劍令符,晚輩又怎敢推拒?”
悟元老僧白眉微鎖,道:“那麼虞施主為何……”
虞大剛連忙接道:“‘達摩三劍’為少林鎮山絕學,以老禅師的慎重态度,更可看出這三招的重要,在這夜晚荒郊之中,難免沒有武林人物潛伏,倘若被其窺去,豈非是大大失策之事,故而晚輩意欲先行在附近查看一下。
”
悟元老僧雙手連搖,道:“不必查看,老衲早已查清了百丈之内并無人蹤。
”
虞大剛訝然道:“前輩此言……不是有意誇張吧。
”
悟元老僧凝重地道:“這是何等重大之事,老衲豈能誇大其詞,自招罪戾。
”
虞大剛心頭更加驚訝,但卻隻好蹲下身來,故示坦然地道:“請老禅師教誨。
”
悟元老僧沉凝地道:“用劍之道,首重馭氣,如不神定氣閑,澄思滌慮,雖是神奇之學,亦将化為平凡之招,虞施主先請屏除雜念。
”
虞大剛是一劍先生公孫明弟子,本是用劍能手,這些訣竅自是知道得十分清楚,當下心頭一驚,果然依言澄心滌慮,在他面前趺坐了下來。
悟元老僧舉起手中樹枝,道:“‘達摩三劍’雖有三招,實則有如一招,因為第一招為拔劍,第二招為攻敵,第三招為收劍,故而去掉拔劍收劍的第一、三兩招之外,隻有第二招是達摩三招中的精華所在。
”
虞大剛皺眉道:“拔劍收劍如何也能算做招數,看來這‘達摩三劍’隻能算做‘達摩一劍’?”
悟元老僧搖搖頭,道:“達摩三劍乃是達摩祖師手創,第一三兩招雖是拔劍收劍,但手法各别,技巧不同,拔劍之招可以布下第二招攻敵的無邊殺機,收劍之招則是第二招攻敵之後的必然之果,故而達摩祖師将收劍也列入了三劍之内。
”
虞大剛駭然道:“這樣說來,達摩三劍一經出手,必可在第二招中力挫強敵,所以才在第三招中收劍,以示搏戰之必然結束,是麼?”
悟元老僧欣然道:“虞施主果然聰明絕世,達摩祖師研創這達摩三劍之時,将收劍列為第三招,原因就在此處,因為此劍一經出鞘,必然使強敵不死即傷,絕難幸免,故而第三招必然就要收劍。
此外,達摩三劍第二劍攻敵之招,雖雲一招,卻有三式,每式之中又有三變,可因人而變,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可算劍術中變化最為繁複詭奇之學。
”
虞大剛劍眉微鎖,道:“達摩尊者一代佛門高人,這‘達摩三劍’自是威勢無倫,但以天下之大,武學浩瀚如海,隻怕也難稱為‘唯我獨尊’的劍法吧?”
悟元老僧反問道:“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又有哪一些是絕對的‘唯我獨尊’呢?”
虞大剛道:“那麼,晚輩的意思是說這‘達摩三劍’是否也有三招難以一氣呵成,無法使出第三招的時候。
”
悟元老僧正色道:“曆代少林祖師警告奉傳達摩三劍的弟子,非至萬不得已之時,絕不能輕易使用此一絕學,固然是因為達摩三劍出必傷人,但也是為了免得此一絕學失傳!因為此一絕學一向單傳,若遇上稀世高手,能破解此一絕學,那麼這使用達摩三劍的少林弟子必将因而殒命,也就用不着使用第三招了。
”
虞大剛駭然道:“這樣看來,這是一套至為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