绡心懷爽暢之下,忽然想起自己與龐真真初入洞時所見的洞頂浮雕人像,暗忖這石洞主人既是絕代武林奇客,則那些浮雕人像必有深意!自己反正對“飛鷹劍譜”一時無法參悟,不如暫加撇開,且把心思用到這些浮雕人像之上,或許另有所得?
主意既定,遂起身入洞,細看洞頂浮雕人像,果然像像姿式不同,舉手投足之間,分明隐合什麼奇妙招術身法?
孟紅绡心中一喜,照着那些人像姿勢,循序演練,但卻覺得蹩扭異常,格格不入!連續幾次試驗,均是如此,孟紅绡不禁秀眉雙蹙,凝視洞頂,惑然莫解!
但她這一凝視之下,靈機忽動,愁眉漸解,笑逐顔開,知道自己巧獲骊珠,可能又要學得一樁武林絕藝!
原來那些洞頂浮雕人像,不多不少,恰恰三十六個!
浮雕人像正是三十六個,則豈不與那頁“飛鷹劍譜”的三十六個數字兩相符合?
兩者有脈絡相通?孟紅绡遂取出“飛鷹劍譜”,遵從那颠倒雜亂的排列次序,一式一式的,照着洞頂浮雕人像,再複演練!
這次演練,果與上次大不相同,不僅毫無蹩扭之處,并頗覺得心應手!
三十六種姿态練完,孟紅绡業已知道洞頂浮雕即是三十六招“飛鷹劍法”,但石洞主人故意把先後次序,颠倒排列,而把正确數字,記載在那薄僅一頁的“飛鷹劍譜”之上!
孟紅绡已得骊珠,自然反複演練,由生變熟,由熟生巧,等她把這三十六招“飛鷹劍法”記熟胸中以後,竟然悟出這套劍法不僅威力奇強,變化神妙,并還與自己得自“蕩魔寶錄”中的“摩诃十三劍”,可以互相融會!
孟紅绡參透這項奧秘,越法對石洞主人的身份懷疑異常,暗忖難道這石洞主人竟與傳留“蕩魔寶錄”的空門奇俠有何關系?
疑念既動,遂索性把整座石洞,再複細搜一遍,看看還有什麼未經發現的神秘之處?
細搜的結果,别無異處,孟紅绡遂燒木為書,以巾作紙,把洞頂三十六式浮雕人像,一齊摹繪在自己所用的一幅絲巾之上!
摹完浮雕,孟紅绡又對那座綠沉屏風,凝神猜測!
這座六曲綠沉屏風之上,橫雕着一株形态奇古的老梅,每朵梅花,都是一個奇古的篆字!
孟紅绡暗想梅花篆字之謎,已被自己看透,但石洞主人為何定要叫人把屏上所鑄梅根挖出?而指定必須在壬寅年的八月中秋動手?
饒她絕頂聰明,也無法把這樁秘密參悟,孟紅绡平白費了不少神思、依舊茫無所得之下,隻好默對石洞主人通誠緻謝,并向外室釣熬居士墳前恭身三拜,緩步走出這座神秘石洞!
孟紅绡出洞以後,因顧青楓蹤迹不知,無法相尋,遂在九疑山随興徜徉,意欲等到夜晚暗入三元峽,一探那位假龐真真究竟是何來曆?竟與真的“黃衫紅線”
龐真真,生得如此相像?
随興登臨,流光易逝,孟紅绡出洞之際,本是未末,轉瞬間殘陽匿彩,夜色四籠,九疑山中,業已籠罩了一層朦胧暮網!
孟紅绡因時屬正月月底,毫無月色,較易隐匿身形,遂在戌辰時分,便施展輕功,撲奔三元峽口!
但才到三元峽口,便望見峽内燈光如海,人影幢幢,笑語喧騰,一片歡笑之聲,好似有什麼喜慶之事。
孟紅绡見狀,不禁秀眉略蹙,暗想難道今夜竟是“翻天怪叟”龐千曉,或“碧雲娘”柳如煙、“媚香仙子”孔淩霄的壽誕之期,否則三元峽内怎會如此喜氣洋洋,燈光如海?
她這種猜測完全錯誤,原來今夜竟是那位假龐真真姑娘與“中條劍客”顧青楓的吉日良辰,洞房花燭之夕!
顧青楓在野人山中,因彼此各自喬裝,話未說明,突被“紫清玉女”孟紅绡用“大羅手”點倒,醒來以後,伊人無迹,怅怅久久,也就決定乘着距離“萬劫大會”還有一段時間,先走趟九疑山三元峽,看看,“黃衫紅線”龐真真已否脫險歸來,安然回到三元幫内?
顧青楓以“百變無常”郝大風的面目在“萬劫魔宮”中與萬劫群魔盤桓之時,分明從“拘魂使者”池中龍及“桃花使者”連城玉口内聽得龐真真身受重傷,多半已遭不測,如今尚欲再去九疑山探望之故,無非與龐真真相互之間的情慷極深,在未獲得她或生或死的确切消息以前,系念之懷,始終難定!
他是随後而來,故而到達九疑山之時,恰比孟紅绡、龐真真晚了一日。
也就是顧青楓剛剛抵達三元峽口,孟紅绡、黃慕楓業已進入那座神秘石洞之内!
顧青楓早于前山便從與三元幫有關人物口中,聽得“龐真真”脫險歸來,人在三元峽内,心頭不禁暗想“翻天怪叟”龐千曉明知自己對龐真真關懷頗甚,卻為何在愛女業已無恙歸來以後,不将此訊告知自己,隻用飛鴿傳書把鐵劍真人喚回?
龐千曉如此作法,豈非顯系不願自己與龐真真過份接近?對方既然厭惡自己,何必再以本來面目投帖請谒?不如就用“百變無常”郝大風的身份暗入三元峽,一晤龐真真,彼此索性盡傾積愫,運慧劍斬情絲,從此絕緣,既可使她不拂她老父意旨,也免得自己将來在孟紅绡面前難以交代!
顧青楓主意既定,遂等到宵深人靜,施展輕功,進入三元峽内。
哪知三元幫因江湖多事,又與“萬劫魔宮”方面結下強仇,故而警戒極嚴,表面雖仍松弛,其實整個三元峽内晝夜不息,滿布樁卡!
顧青楓才入三元峽,便被隐伏暗處晝夜警戒的暗樁發覺!因知善者不來,又從輕功身法之上,看出顧青楓武學極高,遂也不加攔阻,隻是悄悄扯動警鈴,通知幫内的首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