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是誰的,你這麼多年寫着别人的作文,這太殘忍了!”、“想讓孩子成長,你得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不如他才行。
”我便把将要出口的作文内容換成“沒辦法,媽媽也不會寫。
”避開他近似乞求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說了出來。
聽了我的話,他像洩了氣的皮球,無奈的垂下了頭,兩行清淚落下來,灑在了稿紙上。
接着他大聲嚷到:“人家第一次寫演講稿,真的不會嘛,你就不能幫一幫?”
正像李全春老師說的,一下子退出來确實不行。
但是這一次,我沒有像往常那樣逐字逐句的“幫助”他,而是緊緊地“按”住自己那顆由于着急而火燒火燎的心,采用了一邊幫一邊“擠”的辦法,并暗示他可以查查資料,鼓勵他盡可能發揮自己的能力——我隻撤出了半步。
那天,淩晨1點多,他才終于寫完了那篇演講稿。
沒過幾天,他又領回了作文任務,是給一篇課文寫續篇。
和前一次一樣,他做完了其它的作業,又心事重重地打起了“耗時戰”,耗到10點多,他有些撐不住了,又來問我“續篇咋寫?”
“我也不會寫!”我把難題又推了過去。
“那天你也說不會寫,最後一看時間晚了,你就幫了我那麼多,今天還不是一樣?我知道你肯定會寫。
”他“胸有成竹”的,笑嘻嘻的,一不小心露出了心迹——這個“小鬼靈精”。
“你可别那麼想,媽媽小時候就沒學過寫“續”,等到再晚,我也幫不了你,可别耽誤了你的時間,你還是自己想辦法寫吧!”我及時地打斷了他的退路。
他沒再說話,慢慢地攤開了紙……。
“媽,你看這下面還寫點兒啥?我實在寫不出來了。
”寫到中間又來“告難”了。
“你再多讀幾遍課文,沒問題能寫出來!你平時說話、辦事思維那麼敏捷,語言、想象力都那麼豐富,寫“續”用的就是想象力嘛!媽媽知道你一定能行!”這是鼓勵,也是事實,更是我的真心話。
“媽,我寫完了,我讀給你聽一聽。
”過了許久,兒子手裡拿着稿紙站在我面前,滿面笑容的看着我說。
“好,你讀,媽媽聽!”我趕快放下手裡的書,激動地看着兒子。
深夜12點多,兒子朗朗地讀着他親手寫的作文,悅耳的童聲在屋裡回響,興奮的表情洋溢在他那張可愛的臉上。
“兒子,你寫的太好了,你可真棒啊!”和着掌聲,我把這句發自肺腑的語言捧送給了兒子。
兒子放下手中的本兒,猛然站起身來近乎呼喊:“媽,我會自己寫作文啦!”同時,臉上放着燦爛的光。
我的喉嚨哽噎了,眼中充滿了淚水,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什麼滋味都有。
喜麼?悲麼?是的,該喜,兒子終于自己寫作文了,而且寫得那麼好。
然而,不該悲嗎?他都六年級了,獨立寫作文卻是第一次。
造成這結果的不是别人,正是自以為一直在幫助他的媽媽。
“媽,你再幫我添個結尾吧!”他對自己的作文還不太滿意。
“行!”這次我沒有再推辭——真高興,我又撤出了半步。
第二個星期的周三下午,他放學一進門,就向我們報告了一個好消息——爸,媽,今天老師又留作文了,我在學校就寫完了,是一篇《讀後感》,你們看。
”銀鈴般的聲音裡,每一個音符,都在向我們傳遞着他心中的喜悅;月亮一樣皎潔的臉上,一雙水晶般明亮的大眼睛上面,那一對由于興奮而一挑一挑的眉梢,急切地向我們訴說着他無法按捺的自豪。
我們把兒子的作文看了一遍又一遍,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涓涓地流過了心間;我們把兒子喜悅自豪的瞬間表情輕輕地捧過來,定格在流淌着“清泉”的心間;我們也在飽嘗了痛苦之後,細細地品味着自主的味道——清爽,甘甜,如汁如蜜,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