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歸許都

首頁
    曹操不在許都時,朝廷一應事務皆由尚書令荀彧處理,京畿留守部隊則憑建武将軍夏侯惇調遣。

    二人猶如曹操的分身,抵禦外敵防止内亂,加之司隸校尉丁沖以及留守司空府的掾屬協助,諸人監控天子百官的一舉一動,确保所有權柄牢牢把持在曹操手中。

     按說曹操離京作戰已不是一回兩回了,但以往的情勢都不及這三個月驚心動魄。

    原本風平浪靜的局面在他離開後陰雲驟起,先是從河北傳來田豐獻計的消息,接着是曹操大軍撤退遭困,後來又是呂布反叛。

    雖然荀彧和夏侯惇對外嚴格保密,但還是有不少官員嗅出了反常,有人斷言袁紹已大舉發兵,有人猜測是劉表率師北上,更有甚者編造流言蜚語說曹操在南陽全軍覆沒。

    一時間人心惶惶蠢蠢欲動,就連深居宮中的皇帝劉協都聽到了風言風語,竟然招荀彧入宮,詢問曹操是否還活着。

     傳言造成的不安比事實誇大十倍,如此下去必然激出事變。

    鑒于這種情況,荀彧索性趁着朝會把軍情事實向天子和百官澄清,大家見他談笑風生神情自若也就不再慌亂了,至于少數編造流言别有用心的人聞知軍情也規矩了不少。

    不過莫看荀彧表面上不慌不忙,其實心裡急若油煎,他反複召集司空掾屬布置事務,又請夏侯惇将衛戍部隊圍城屯駐,這才心中稍安。

    過了兩天,王圖自安衆突圍歸來,所部一千兵死傷殆盡,拼了性命才捎回曹操的命令,荀彧看罷書信又吃一驚。

     夏侯惇的衛戍部隊是許都的保障,倘若調出則後防空虛,袁紹兵至許都必有圍城之險,即便都城不至于立時失陷,可是許下屯民辛苦一年種出的糧食可就保不住了。

    但如今曹操回軍緩慢,劉備處又告急,兖州所能調集的兵力不過杯水車薪,根本無力援助。

    一旦小沛有失,呂布将長驅直入與夏侯惇決戰于許下,後果一樣是不堪設想。

    問題的關鍵在于曹操能不能迅速回來,許都可以一兩日無兵,但隻要超過半個月,恐怕不等敵人來襲,朝中的異己分子就先鬧翻了天! 荀彧與曹操共事多年,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相信曹操能力的。

    他深知戰事不容耽擱,務必要将呂布阻于豫州之外,便一切按照信上吩咐行事,草诏令夏侯惇火速率領衛戍之軍救援劉備。

    夏侯惇走後,荀彧詳思信上“一應外患勿憂,當防朝中肘腋”之語,漸漸了然——現有衛将軍董承、偏将軍劉服擁兵千餘尚在許都城外,輔國将軍伏完也曾在東歸之時統領過宮中數百雜役,許都空虛之際他們才是最大的不安因素。

    想至此他馬上請典農中郎将任峻抽調精壯屯民暫充軍隊;責令司隸校尉丁沖嚴格戒備颍川四境;又讓符節令董昭權領河南尹之職,與許都令滿寵率領兵士日夜輪班在城内巡查;緻書光祿勳郗慮嚴控宮廷雜役,隔絕外臣見駕,防止變故發生;又請荀悅、謝該等飽學之士陪王伴駕讨論學術,以轉移皇帝的視聽…… 荀彧坐居省中奮筆疾書,一份份诏書、一道道密令行雲流水般傳遞出去。

    待到方方面面安排妥當,隻累得荀令君眼花缭亂頭昏腦漲,可是精神上仍不敢有絲毫松懈。

    偏這個時候又有人給他添麻煩,已經辭官的趙達久不得曹操辟用,跑到荀府門口哭着喊着要他見,脅肩谄笑懇求荀彧替他說好話,又念叨了一大堆宮中秘聞,什麼誰向皇上進讒言了、誰暗地裡說曹操壞話了、誰與董承秘密來往了。

    荀彧素來厭惡這等打小報告的人,這等要緊時刻哪有心思聽他啰唣,一氣之下叫家丁将趙達亂棍趕走。

     按照荀彧的設想,即便曹操在安衆得勝,也需十日左右才能回京,若戰事不利,一個月都是有可能的,這對于自己是莫大考驗。

    哪想隻忐忐忑忑過了四天,曹操便率兵回來啦! 荀彧、董昭等大喜過望,親自出城迎接。

    遠遠望見曹操一馬當先絕塵而至,後面荀攸、曹純、王必、繁欽等引領着虎豹騎緊緊相随,荀彧眼淚差點兒掉下來;董昭跪倒在地:“明公啊,您莫非從天而降!” “哈哈……”曹操仰天大笑,打馬來至二人近前,“文若、公仁,有勞你們為我殚精竭慮了。

    ” 二人仔細觀瞧,見曹操滿面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