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章

首頁
    我記不得了,說些什麼?”惇王問說。

     說的是崇厚所議原約,必須修改之處,大緻“償款”可以商量,“通商”亦可從權,“分界”則不能讓步。

    恭王看他連這些都記不得,那就無須再跟他多說,而且看曾紀澤的折子,所叙的交涉經過,都早由電報中奏明,這個奏折,無非詳細補叙一番,别無需要裁決批複之事,便說了句:“都是些說過的事,沒有什麼要緊!”接着便把奏折放下了。

     “我這兒倒有件要緊的東西。

    你看吧!”惇王将兆潤的禀帖交了出去。

     恭王先不在意,看不到幾行,勃然色變,及至看完,見他嘴唇發白,手在打顫。

    氣成這個樣子,惇王倒反覺不忍。

     “這些事,我都不知道。

    ”恭王的聲音嘶啞低沉,“不過也在意料之中。

    ”說着,便掉下淚來。

     惇王不知道怎麼說了?來時懷着一團盛怒,打算責備恭王教子不嚴,要逼着他有所處置。

    此時卻不忍再說這話,然而不說又如何呢?難道仍舊讓載澂這樣荒唐? “五哥,”恭王很痛苦地,“虎毒不食子!小澂又是無母之人。

    我隻有請五哥替我管教,越嚴厲越好。

    ” 這話聽來突兀,細想一想也就容易明白。

    恭王福晉生前最寵長子,他念着伉俪之情,雖恨極了這個劣子,卻下不了嚴責的手段,所以要假手于人。

    既然如此,自己倒要狠得下心腸才好。

     “‘玉不琢,不成器’,如今不好好管,将來害他一輩子。

    ”惇王說道,“我看隻有一個辦法,把他關在書房裡,拿他的心收一收。

    ” “是!請五哥就這麼辦。

    ” 惇王點點頭,又問:“兆奎的那個女人,當然把她送回去,不過……。

    ”他說不下去了,隻是大搖其頭。

     實在是件尴尬的事,奎大奶奶也是朝廷的命婦,就這樣子納諸外室,苟且多時而又送了回去,這話該怎麼說?若是兆奎拒而不納,又該怎麼辦? “唉!”恭王長歎,“做的事太對不起人,太混帳!看人家怎麼說吧?” 意思是兆奎若有什麼要求,隻要辦得到,一定接受。

    惇王心想,也隻有托人去遊說,善了此事,兆奎懦弱無用,隻要兆潤不在從中鼓動,大概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好吧,我替你料理。

    ” “謝謝五哥!”恭王起身請了個安。

     “我先替你辦這件事。

    ”惇王也站起身來,”小澂一回來,你就别讓他再出去了,送信給我,等我來問他。

    ” 也就是惇王剛走,載澂回府來了。

    一到就聽說其事,吓得趕緊要溜,但已不及,恭王早安下了人,将他截住,送入上房。

     “阿瑪!” 剛喊得一聲,恭王抓起一隻成化窯的青花花瓶,劈面砸了過來,載澂喜歡練武,身手矯捷,稍微一讓,就躲了過去。

     世家大族子弟受責,都謹守一條古訓:“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看“阿瑪”盛怒之下,多半會用“大杖”,但載澂不敢走,直挺挺地雙膝跪下。

     恭王卻不看他,扭轉臉去大聲喊道:“來人哪!” 窗外走廊上,院子裡,掩掩閃閃地好些護衛聽差,這時卻隻有極少數能到得了“王爺”面前的人應聲,而進屋聽命的,又隻有一個人,管王府下人的參領善福,他是跟恭王一起長大,出入相随已四十年的心腹。

     “把他捆起來!”恭王喝道,“送宗人府。

    ” 這又不是用家法來處置了,送宗人府是用國法治罪,即令有人從中轉圜,但國法到底是國法,不能收發由心。

    善福看事情不但鬧大,而且要鬧僵,所以“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他還不曾開口,恭王又是大吼:“怎麼?你又要衛護他?” “奴才不是敢于衛護大爺。

    ”善福答道,“福晉臨終以前交代,說是大爺年輕不懂事,王爺怎麼責罰他都可以,就别鬧出去,教人看笑話。

    福晉的遺囑,奴才不敢不禀告。

    ” “哼!”恭王重重地冷笑,“你還以為别人看不見咱們家的笑話?” 善福不作聲,隻是磕了個頭。

     “去啊!”恭王跺腳,“都是你們護着他,縱容得他成了這個樣子。

    ” “王爺息怒。

    ”善福勸道,“一送宗人府,就得出奏,驚動了宮裡,怕不合适。

    聽說西佛爺這幾天剛好了一點兒,惹得西佛爺生了氣,怕有人說閑話。

    ” “說什麼閑話?” “無非是說王爺不該惹西佛爺生氣、添病。

    ” 這是莫須有的揣測之詞,但此時無法辯這個理,恭王隻是指着載澂的鼻子,細數他的種種頑劣。

    越說越氣,走上去就踹了一腳,氣猶未息,又摔茶碗、摔果碟子,口口聲聲: “叫他去死!早死早好!” 于是善福一聲招呼,屋子外面的王府官屬、下人,都走了進來,黑壓壓地跪了一地,替載澂求情。

    最後有人在窗外通報:“大奶奶來了!” 進來的是載澂的妻子,臉兒黃黃地,眼圈紅紅地,一進來便跪在載澂身旁,低着頭說:“總是兒子媳婦不孝,惹阿瑪生氣,請阿瑪責罰。

    ” “起來,起來!與你不相幹。

    ”恭王對兒媳是有歉意的,跺腳歎惜:“他一點兒不顧你,你還替他求情。

    不太傻了嗎?” 載澂的妻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