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首頁
    地發現了霍震西,他剛要叫喊,瞬間醒悟過來,連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大刀王五機警的目光掃視着刑場,但見清兵戒備森嚴,王五無奈地望着霍震西,霍震西微微地搖了搖頭。

    兩行淚水從王五的面頰上滾過,他轉向了譚嗣同。

     譚嗣同微笑着同王五點頭大聲作别:“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剛毅見法場人群中已有異動,深恐有變,于是大喊:“尊旨……”随即“刷”的一聲抛出亡命牌。

    玄衣紅帶的劊子手朝六君子掄起鬼頭刀,血霧在半空中飛舞,霎時六君子人頭落地,法場頓時大亂。

     人群中,隻聽見“撲通”一聲,張幼林倒在地上暈了過去。

    旁邊的一個看客大叫起來:“這兒又倒下一個……”霍震西早就注意到了張幼林,此刻他撥開人群,朝張幼林倒下的地方擠過去…… 霍震西背着張幼林快步來到張家的時候,張山林和張李氏正在客廳裡閑說話。

    用人引着路,霍震西進了東屋,把張幼林放到了炕上。

    張山林和張李氏都跟了過去,張山林嚷嚷着:“剛才在街上還好好的呢,這一會兒工夫怎麼就讓人背回來了?”張李氏則焦急地望着霍震西:“他大叔,幼林這是怎麼啦?” 霍震西擦了一把頭上的汗:“這小子,在菜市口看砍頭的,一見血就暈過去了。

    ” 張幼林慢慢地睜開了眼睛,他聲音微弱:“大叔……我都看見了,楊大人、劉大人、譚大人……我都認識……怎麼一下子就……”張幼林哭了,眼淚像溪水般流淌着,霍震西有些不耐煩,他呵斥道:“見了血就暈,就你這熊樣兒還練武?不許哭!” 張李氏遞上了一塊手帕,張幼林臊眉耷眼地擦了擦眼淚,霍震西看着他,語調和緩下來:“好點兒了嗎?” “沒事兒了。

    ” “那就給我起來,跟我出去走走。

    ” 張李氏要制止:“他大叔……” “嫂子,您放心,幼林沒事兒。

    ” 霍震西帶着張幼林漫步在一片僻靜的小樹林裡,霍震西教訓着:“看你這點兒出息?哼!要不怎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

    ” 張幼林不服氣:“書生怎麼啦?那幾個搞變法的人哪個不是書生?人家才真正是憂國憂民呢。

    ” “你還不服氣?給你打個比方吧,你走夜路碰上個劫道的,人家讓你把銀子留下滾蛋,要不就宰了你,可你小子呢,硬是要和強盜講理,告訴強盜這麼做不對,還勸他去投案自首,你說說,強盜會怎麼辦?” 張幼林不假思索:“殺了我呗。

    ” “對了,非宰了你不可,因為人家的理和你的理不一樣,兩家講不到一塊兒去,你們讀書人就容易犯這個毛病,總以為自己的理就是天下的理,逮誰和誰講理,鬧不好就把腦袋給講丢了。

    ” 張幼林想了想:“大叔,您的意思是,這變法的六君子就是跟強盜講理,所以才被殺了?” 霍震西點點頭:“沒錯,這個狗屁朝廷就是強盜,對付強盜的辦法隻有兩個:要麼跑,惹不起就躲;要麼下手宰了他,沒别的辦法。

    康有為、梁啟超都是聰明人,人家跑了,不像這幾位,還眼巴巴指着皇上撐腰呢,結果丢了腦袋。

    ” “大叔,人家六君子不是要推翻朝廷,是要改良,您呢,是要推翻朝廷,你們兩家想的也不一樣,到底哪個更好……”張幼林歎了口氣,“唉,我也鬧不明白。

    ” “幼林,你聽說過同治年間西北回民大暴動嗎?” “聽說過,那場暴動持續了十幾年,波及陝、甘、甯地區,後來是被左宗棠平定的。

    ”張幼林看着霍震西,霍震西拍拍他的腦袋:“嗯,你小子知道的事兒還不少,我年輕時參加了那次暴動,跟着白彥虎大帥一直打出了陽關,後來白大帥率部進入俄國,我才回到甘肅。

    這麼說吧,對這個‘滿清’朝廷,我是從來不抱什麼希望的,我們回回不喜歡這個朝廷,隻要有機會就要反抗,打不過失敗了也沒關系,我們從頭再來,一代人幹不成就世世代代跟它幹,至少要讓它知道,我們回回不是好欺負的。

    ” 張幼林站住了:“大叔,你們還要幹嗎?” “當然,我們正在作準備,時機一旦成熟就舉起義旗反他娘的,所以說,對付這個狗屁朝廷就不是什麼改良的事,得拿起家夥跟它真刀真槍的幹,今天刑場上死的那幾位,實在是死得太窩囊。

    ” “大叔,今天您去刑場幹什麼?您身邊好像還有一些人,那個高個子大漢是誰?” “那是大刀王五,一身的好功夫,也是個回回,在京都一帶很有名,我和他是老朋友了,今天我們去菜市口是打算劫法場救譚嗣同的,可到刑場一看,清兵戒備森嚴,實在找不到機會下手,就這麼眼睜睜地看着他們被殺,心裡真是憋氣啊!” 張幼林睜大了眼睛:“您認識譚嗣同?” 霍震西搖搖頭:“不認識,王五和他是朋友,我是幫王五的忙,譚嗣同這個人犟得很,那天我們得知衙門裡要來人抓他,我和王五還專門去了他家一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