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有造詣的。
”貝子爺把畫取下,又補了兩筆,“莊掌櫃的,你不是來跟我談畫兒的吧?”
莊虎臣拿出一疊印好的詩箋:“貝子爺,請您過目。
”
貝子爺接過來翻了幾頁,扔案子上了。
“您……覺得怎麼樣?”莊虎臣明知故問,貝子爺指着詩箋:“線條僵硬、死闆,毫無生氣可言,和我的原作差遠了,莊掌櫃的,這就是你說的榮寶齋印出的全北京最好的詩箋嗎?”
“貝子爺,您再往後看看。
”莊虎臣從案子上又拿起詩箋,翻到了王師傅刻的那幾張雙手奉上,道出了原委。
“這個嘛……還差不多。
”貝子爺點着頭,莊虎臣趕緊接上話:“我今兒來是想跟您商量,您要是不急着要,就容我些日子,等王師傅回來給您重新做,您看行不行?”
“行啊。
”貝子爺把詩箋還給了莊虎臣,他走到書架前,取出一本精美的圖冊遞給莊虎臣,莊虎臣接過一看,又是一驚:“《十竹齋箋譜》?”
這《十竹齋箋譜》是明末胡正言所做,胡正言曾官至武英殿中書舍人,擅長篆刻、繪畫、制墨等多種工藝,明亡後他棄官隐居,在南京的雞籠山側築樓,窗前植竹十餘竿,名其齋為“十竹齋”。
據說,胡正言“屏居一樓,足不履地者三十年”,潛心編輯刻印成《十竹齋書畫譜》和《十竹齋箋譜》,世人稱為“十竹齋雙絕”,代表了明末饾版拱花技術的最高成就,直到現在二百多年過去了,還無人能出其右。
《十竹齋箋譜》莊虎臣是早有耳聞,隻是無緣相見,他如獲至寶,忘情地翻看着,隻見裡面彙古今之名迹,集藝苑之大成,化舊翻新,窮工極變,拳石外景、鄉野藩籬、樓閣古刹足顯構圖之精妙,造像商鼎周彜、編簡耒耜盡呈先哲皇皇之業績,圖九象龍鐘、古陶漢玉直追中國文化之淵源;其着筆有法,色彩紛呈,幅幅畫面氣韻生動,神采躍然紙上……“精彩,太精彩了!”莊虎臣贊不絕口,他的雙手微微顫抖着,眼中竟然放射出一種異樣的光彩。
貝子爺是個性情中人,見到莊虎臣這副樣子,知道遇見了知音,拉着莊虎臣在身邊坐下:“《十竹齋箋譜》之所以成為‘饾版拱花’印制的精品傑作,與胡正言手下刻工的雕版技藝是分不開的,雖說印的是詩箋,但方寸之間傳達出來的筆墨氣韻不可小看,你那榮寶齋帖套作得朝着這個路子去。
”
莊虎臣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貝子爺,您真是行家!”他猶豫了片刻,試探着問:“我……能借回去好好瞧瞧嗎?”
“沒問題!”
《十竹齋箋譜》曆經二百多年,少有傳世,是件稀罕的寶貝,莊虎臣沒想到貝子爺答應得如此痛快,不住地連聲道謝。
就這樣,一來二去,莊虎臣和貝子爺成了朋友,貝子爺還同意,榮寶齋可以無償使用他的畫稿。
霍震西快馬從遠處飛奔而來,在張家大門口拉住馬緩繩,左右張望,見無人尾随,這才下馬,快步走上台階敲門。
張幼林還在熟睡中,用人領着霍震西進來,輕輕推了推他:“少爺,醒醒,看看誰來了。
”張幼林翻了個身,拉上被子蓋住了頭:“我還沒睡夠呢,待會兒再說。
”
“小子,你侈舒坦的,大叔我兩宿都沒睡了,起來!”霍震西一把掀開了被子,張幼林一激靈,翻身坐起來,他揉着眼睛,驚喜萬分:“霍大叔,我不是在做夢吧?”
“你小子這些日子淨做夢了吧?來,先讓我看看你的腿。
”霍震西在床邊坐下,張幼林伸出腿來:“本來早好了,就是前兩天我練功的時候沒留神,又傷着了。
”
霍震西仔細看了看:“問題不大,别着急,徹底養好了再練,你的腿功還能恢複。
孩子,我都聽說了,你這白面書生居然敢拿槍和洋人幹?你小子有種,是條漢子!”
張幼林注意到霍震西的袍子,睜大了眼睛:“大叔兒,您身上有血!”
霍震西看了看:“别怕,這是壞人的血,你大叔兒從來不殺好人。
”霍震西站起身:“幼林,大叔兒還有事兒,就不多待了,你好好養着,抽空我再來看你。
”
“我送送您。
”張幼林要下地,被霍震西攔住:“别動了。
”
“您一定來啊!”張幼林戀戀不舍地目送着霍震西離去。
霍震西從張家出來,翻身上馬,迎面馬寶山正騎馬飛奔而來,他在霍震西面前停住:“大哥,項文川的事了啦,還有一件大事沒辦。
”
霍震西神色嚴峻:“我記着呢,忘不了。
”
馬寶山湊近他,悄聲說道:“我已經和弟兄們交待了,隻等您一句話,現在請您下令!”
霍震西沉吟了片刻,毅然下令:“幹吧!通知我們的人,全力追殺康小八,為馬文龍報仇!”
“您放心!康小八就是躲進耗子洞,我也得把他揪出來宰了。
”馬寶山眼晴裡露出殺氣。
霍震西加重了語氣:“記住!康小八是個重案在身的人,朝廷也到處在畫影圖形捉拿他,我們得抓緊時間,趕在捕快們抓到他之前幹掉他。
”
“是!”
二人旋即策馬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