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之張良

首頁
    親自扶他往卧帳去,邊走邊道:“将軍敢為天下先,在下一直仰慕,今日才得相見,果真操勞不歇令人敬仰。

    ” 曹操臉上發燒,忙謙讓道:“見笑見笑……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 “在下颍川荀彧。

    ” “哦?”難怪他與荀谌在一處,原來也是颍川荀氏之人,曹操又問,“閣下與荀友若是何關系啊?” “友若乃是在下四哥。

    ” 曹操點點頭,忽又想起當年何進征辟的荀攸:“昔年我在大将軍幕府曾與荀公達相識,他也是閣下族兄吧?” 哪知荀彧莞爾一笑:“公達乃是我侄。

    ” “得罪得罪。

    ” “這也難怪您錯認,我雖是公達族叔,卻還比他小兩歲呢。

    ” 荀氏乃颍川大族,士林領袖,族人枝系繁多。

    荀彧祖父荀淑廣有賢德之名,共有八個兒子:荀儉、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肅、荀敷,皆有賢名人稱“八龍”。

    荀彧乃荀绲幼子,故而輩分大年齡小,這在大家族裡并不算什麼新鮮事。

     “唉,颍川荀氏乃一方望族,賢名遠播,果然名不虛傳。

    ”曹操不住贊歎。

    荀彧擺手道:“過譽了,如今我們皆成了無家可歸之人。

    ” “董賊抄掠颍川,毀了多少人家啊。

    ” “昔日董卓為收人望,也曾征在下任守宮令。

    我唯恐受害,求外任之官回到颍川,勸家人遷徙河北。

    我七叔名氣甚大不肯走,最終還是被董卓挾持而去。

    ”荀彧的七叔就是大名鼎鼎的荀爽,“最近風聞,老人家已然仙逝,靈寝不得還鄉,甚是可憐啊。

    ” 曹操也覺惋惜,卻敷衍道:“閣下與兄長能得袁本初重用,他日打破關中再遷靈寝也就是了。

    ” 荀彧連連搖頭,似乎意味深長,卻什麼都沒說。

     “對啦,”曹操忽然想起,“何伯求似在我面前提起過閣下。

    ” “哦?孟德公也識得何颙嗎?”荀彧頗喜,“伯求兄乃我兄弟至交啊!”兩人的關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說話間二人已經進了袁紹的卧帳。

    但見帳中擺置典雅,器具華貴,錦緞卧榻,後有屏風,一旁還有古玩玉璧、圖書典籍,幾案上正敞着一卷司馬相如的《子虛賦》。

     曹操不禁搖頭:“領兵在外,還要帶這些亂七八糟東西,真是……”說着一半突覺失口,趕緊閉了嘴。

     荀彧卻不在意,附和道:“子虛者……烏有耳!華而不實終是空。

    袁本初做作浮華,既非治世之才,也無戡亂之能。

    可惜我兄弟所托非人耳……” 曹操的心噗噗亂跳:這小子真敢說話啊!他既不喜袁紹,将來是否能為我所用呢? “将軍,您怎麼了?” “沒什麼。

    ”曹操緩過神來,“這錦緞卧榻真好。

    ”說着摘盔卸甲,躺了下去,但一雙腳卻很客氣地伸在了外面。

     荀彧撫摸着卧榻感歎道:“黎民可知這錦緞之柔啊!” 這話頗合曹操的胃口:“昔日我在濟南為相,百姓之苦實不堪言,如今戰亂糾結,恐怕更苦了。

    ”荀彧一愣:“您任過濟南相?” “是啊。

    ”曹操躺在那裡答道,“我因黃巾之功受任濟南相。

    ” “家父也曾任濟南相啊!” “巧了。

    ”曹操覺得荀彧很親近,“還有,我營中有一位戲志才,也是你們颍川人,君是否識得?” “戲志才?”荀彧笑了,突然搖頭晃腦,“《呂覽》有雲……” “對!對!就是他,還真像。

    ”曹操大笑不止。

     “将軍真乃高人也。

    那戲志才乃我颍川一智士,不恥官場以商賈自污,實是待價而沽。

    此人可堪謀主,竟也叫您得去了。

    ”荀彧感慨良多。

    兩個人初見之時尚還客氣,但聊着聊着巧合頗多,先是提到荀攸,進而說到何颙,又是濟南為官,又說到戲志才的關系。

     兩人越說越覺近親,漸漸直呼表字,暢談天下大勢。

    不知不覺過了半個時辰了,荀彧倉皇起身:“哎呀!耽誤您休息了,我得趕緊回大帳,恐大家已散去了。

    ” 曹操冷笑道:“散不了,無論何事本初都要挨個相問,再過半個時辰也散不了。

    ” “孟德公诙諧,小弟且去,改日過營拜望您與戲志才。

    ”說着,荀彧笑着去了。

     曹操躺在卧榻上出神,跟荀彧聊了一陣竟然不困了:這個荀文若确有些魅力,暢談國事也頗具見解,且有颍川人望,能不能将此人籠絡到自己身邊呢? 他一伸手,拿過案上的《子虛賦》,瞧了兩眼又放回去:司馬相如未得志之時寫下《子虛賦》雖說是虛虛實實,倒還有些見解,可是見到孝武帝劉徹之後,卻隻能寫《上林賦》那等彰顯武帝功德的馬屁文章……嗯?彰顯功德……我兒就起名叫曹彰吧…… “曹叔父在裡面嗎?聽說他病了,我來看看。

    ”突然一個稚嫩的聲音傳入耳中——原來是袁紹的幼子袁尚在門口與親兵說話。

    曹操趕緊把眼閉上裝睡,寄人籬下時即便是孩子也得防備!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