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包着個巨鹿澤,肯定好不到哪去。
武安郡那邊,也就是程名振把平恩三縣經營得稍有人氣,其他各縣,一樣是遍地荒草和白骨!”
“所以主公能出來安定地方,其實是百姓之福!”宋正本想了想,點頭承認。
“總得給人留一條活路吧!”窦建德并不居功,歎息着說道。
“等人都**了,大夥還親自去種地不成?”
宋正本苦笑,無言以應。
窦建德就是這點好,為人足夠實在。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即便做的是萬人稱頌的善舉,也不會故意裝出什麼慈悲模樣。
跟着這樣一位主公,他也沒必要裝模作樣。
該直言時就直言,沒話可說時選擇閉口不答也不用擔心引起什麼誤解。
窦建德又想了一會兒,繼續詢問:“我準備把主力兵馬聚集到武陽郡東邊的堂邑縣去整頓。
打了幾個月的仗,大夥剛好也借機歇一歇。
你看怎麼樣?”
“我看可以。
那地方距離清河、武陽兩郡的郡城都不算遠。
對運河也夠得着!”宋正本的想法也差不多,低聲附和。
“至于建政方面,我想重新劃分區域,把已經沒幾個人的縣廢掉。
把幾個縣,甚至人煙稀少的幾個郡該合并的合并,該撤銷的撤銷。
這樣做,一是因為咱們手中沒太多文官,按原來的郡縣劃分方式根本分派不過來。
二則可以少養很多地方官,免得百姓們擔負不起。
咱們打着重建太平的旗号,如果百姓們被我窦建德給逼得造反了,那才是真的大笑話!”
“十羊九牧,本來就是大隋的積弊之一!”宋正本輕輕拍案,“主公此舉正好。
從一開始時就開個好頭,日後也會免去很多麻煩。
”
“但地方官人選上,需要仔細斟酌,絕不能用那些禍害百姓的王八蛋!”窦建德皺着眉頭,一邊說話一邊琢磨,“還有,襄國、武安兩郡,我準備合二為一。
派個得力的人下去,就像朝廷的大總管那樣,一身兼管軍務和民政。
”
宋正本又是一愣,皺緊眉頭不知道如何回應。
就在昨天,他還從窦建德的話語中隐隐猜測到,對方根本不放心把程名振放回巨鹿澤附近去,唯恐其得到機會日漸坐大。
怎麼才過了一個晚上,主公的想法就完全調了過來。
“緊挨着襄國郡巨鹿澤的就是李仲堅的趙郡,所以派往巨鹿澤人不能太魯莽,以免讓李仲堅找到發難的由頭。
此外,這個人還得懂得用兵,别被人家給小瞧了,随便伸隻手過來就給捏死!”窦建德不理宋正本,自說自話。
原來如此!宋正本心裡長長地舒了口氣。
在大局面前,看來窦建德還是非常懂得權衡輕重的。
他對程名振有着所有綠林豪傑都本能具有的防範心和猜疑心,但需要用人之際,他卻能做到放棄懷疑,唯才是舉。
這才是一方豪傑真本色,該謹慎時會謹慎,該做決定時決不拖泥帶水。
“我準備委程名振為襄國大總管,替我掌控武安和襄國兩地軍民,你看如何?”果然如宋正本所猜測,窦建德首先點了程名振的将。
“主公知人善用,屬下佩服!”宋正本笑了笑,由衷地稱贊。
“他是個人才,窦某不能埋沒了他!”終于做出了一個出道以來最艱難的決定,窦建德如釋重負。
“窦某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拿寶刀當劈柴斧子用,豈不是還不如張金稱?!”
“俗語雲,人心胸有多寬,便能成就多大事業。
如今看來,此言果然不虛!”宋正本沒打算拍窦建德的馬屁,話聽起來卻非常地順耳“難得先生真心贊頌窦某一回!”窦建德被誇得有些臉紅,笑了笑,低聲道。
“主公若是總如此行事,恐怕日後真心贊頌主公者不止宋某一人?”宋正本也笑了起來,捋着胡須回應。
君臣二人相視而笑,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欣賞的意味。
又坦誠地交換了些意見,近期的施政措施基本出台。
當天傍晚,窦建德進駐武陽郡城,在貴鄉縣衙設宴犒勞有功将士。
又過了幾日,待王伏寶、楊公卿等人陸續領兵返回,便升帳議事,宣布近期整軍、施政種種舉措。
由于事先考慮到了弟兄們的接受程度,所以這份由宋正本主筆起草,窦建德斟酌修改,孔德紹潤色過的整軍治政方略沒有引起太多的反彈。
個别人如楊公卿、石瓒等,雖然覺得自己的權力受到了更多限制,但看在新委任的地方總管頭銜和更多的錢糧、戰兵配額上,皺着眉頭接受了它。
但是,在窦建德高調地宣布,襄國、武安兩郡合二為一。
由程名振出任襄國大總管,總管兩郡軍務、民政時,卻出現了一個誰也沒料到的意外。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程名振已經閃身而出,抱拳肅立:“末将初來乍到,才能、聲威都不足以擔任總管之職,不敢辜負主公之器重,還請主公收回成命,另選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