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地點附近的居民在微博上這樣形容自己的經曆:忽然眼前一亮,天空的盡頭在一瞬間仿佛被鮮血給浸紅了。
一個巨大火球騰空而起,随着一聲巨響炸裂了夜空。
周圍的景象在輕微的晃動,有那麼一瞬間,我們甚至感受到了一股熱浪穿透了每一個毛孔......
網友“上面沒人”寫了一條評論:現場情形難以預料,再得不到控制,有可能引起二度爆炸。
再往下,有人發了一張幾個消防員并排站列、每個人的腳邊都有一個紡織袋的照片,還給圖片配了一段文字:一個一個裹屍袋,消防員的逆行之路愈将艱難,盼天佑榮歸;
還有每天更新、不斷攀升的傷亡數字......
王旭東覺得,自己再也受不了這樣的信息轟炸了,越是關注,看到的越是不想看到的消息。
他打定了主意,要好好養傷,于是不管是奶奶也好、媽媽也罷,讓他吃什麼補品,他都喝的丁點不剩。
他盡量不去關注任何與爆炸事故有關的信息,每天看上去十分輕松,可隻有他自己知道,他每天晚上都把自己蒙起來,咬着被角嚎啕大哭。
半個月後,他見到了吳道德和王一兵,他們倆也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傷養好了之後看過他一次,但他還沒有醒,隻好先回隊裡報到,繼續參與後續的救援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之後,才有時間來看他。
吳道德和王一兵看上去很憔悴,劫後餘生的三個人面對面,卻沒有半點喜悅。
王旭東坐在床上,低着頭,手指揉着被子,好半晌才問出藏在心裡許久的話:“班長......”
“班長......”王一兵和吳道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還是吳道德哽咽着告訴他:
“東子,危化庫那次,咱跟班長一起搜救,後來,咱聽班長的命令都撤退了,再後來,現場發生了爆炸,咱班長沒能撤出來......”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
來的時候,王一兵想到了王旭東或者會哭,或者會接受不了摔東西,又或者會帶着殘破的身軀想盡辦法确認,卻從來沒有想過,他竟然平靜的出奇。
沒有眼淚,沒有咆哮,沒有歇斯底裡。
“東子......你也别太難過......”
“誰說我難過了?”王旭東擡起頭,故作輕松地展現出一抹笑容,
“當消防兵不就是這樣?哪裡危險哪裡去?班長不是曾經教育過我們嗎?進了這裡,就要做好有人離開的思想準備,也許是自己,也許是别人。
班長時刻都在做着這樣的準備,而我們都在他的淡定、從容中把一切都忽略了,所以我覺得,他的離開不突然。
班長熱愛消防事業,能夠這樣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是他最好的歸宿......”
視線漸漸模糊,嘴裡漸漸語無倫次,他努力想讓自己變的平靜,可怎麼都做不到。
一想到班長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