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5 尋求

首頁
    如果再拿出三萬多元出書,古華再也傷不起。

    隻能立足生活中去幻想,不能在幻想中去生活。

    就是破釜沉舟,除非退休進養老院,誰也不顧。

    如果你去了親戚家渡餘生,那就得給人家一筆錢。

    出了書就沒錢給人家了。

     拼了嗎? 拿不準。

     就是你的書有再版的勢頭,出版方也可能把你的書說得一無是處而背着你私下再版,他古華又不便去調查監視,他已深有感觸了,不再那麼單純。

     感歎之下,古華發一貼文于兩論壇,也僅剩這兩個陣地了。

     《中國文化習俗被嚴重西化》 人們都明白,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優秀傳統。

    但是近代中國的文化在外族暴力統治和帝國主義西方中心論的雙重重壓之下,被扭曲成了病态的文化。

    其影響至今未泯。

    但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前十年裡在黨内的外國代理人及其霸權幹爹的重壓之下,這種喪失民族自信與西化的趨勢不但沒有消失,甚至在某些領域愈演愈烈,形成一種傳統文化中的渣滓與西方文化中的垃圾,也就是奴才文化與拜金主義互相結合而成的怪胎——新殖民文化。

     文化的内核是思想與習俗,其外在也表現為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還反過來影響文化習俗的演變進程。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第二基因。

    優秀的基因和第二基因是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内在根據。

    中華民族具有傳統的優秀文化基因,因而其文明延綿不斷。

    但其文化延續如果出了問題,得了基因病,那麼民族的生存就會出現危機。

     前十餘年來,腐朽的封建官僚文化殘渣和壟斷資本文化毒素不斷在中國大地上借屍還魂,出現了令人震驚的無數“小事”,文化正在悄悄地被西方化,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正在被轉基因,被植入拜金主義的有毒成分,逐漸地改變其本性,最終讓中華民族因此而滅絕。

     請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2014年11月16日新華社《“不許動我家少爺”,曾被打倒的又還魂》報道說:“據媒體報道,14日一群人沖進吉林市船營區第二十五小學教室,毆打兩名老師。

    打人者說‘以後誰也不許動我家少爺’。

    被打老師郭鑫前一天調解了‘少爺’的打架糾紛,還被該班班主任要求向‘少爺’道歉。

    此事激起公憤,20餘名家長聚集該校抗議。

    對此我們不禁要追問,“少爺”憑什麼在校園裡耀武揚威?誰來查查給“少爺”撐腰的“老爺”是誰?“少爺”“老爺”等帶有封建等級色彩的稱謂,早已經随着剝削階級被打倒變成了曆史,隻有在影視作品中才能聽到。

    (按:不是才能看到,是刻意張揚,張口老爺,閉口少爺,甚至口口聲聲“奴才遵命”,還有“第五條軍規:絕對服從”)現代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關系,萬萬沒想到,“少爺”這個早就被掃進曆史垃圾堆的頭銜,又在當代校園裡還魂了。

    (按:何止是還魂,已經是時興了——“少爺”,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00,000,000個,“奴才遵命”,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4,480,000個“絕對服從”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3,000,000個) 如今最時興的文化習俗就是有權有錢,出人頭地,成為老爺少爺。

    而要成為出人頭地的少爺就要“赢在起跑線上”,甚至從胎兒開始。

    ——“出人頭地”,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7,800,000個,“赢在起跑線上”,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670,000個。

    這是中華優秀文化習俗嗎?當然不是,這是封建文化習俗與壟斷資本文化習俗的雜種——新殖民文化習俗。

     這種狀況也在文學藝術領域裡有所反映。

    趙本山說:“忽悠,接着忽悠!”“那次賣拐把他忽悠瘸了,那次賣車把他忽悠捏了,今天在十分鐘之内我要不把他擺平,我就沒法跟你們倆當教師爺了!”張藝謀說:“不必用第五代的遺傳基因,來看今天他們的發展。

    這個時代發展太快,第五代很多導演,他們都成了有名的電視劇導演,他們堕落了嗎?我覺得沒有。

    ”馮侖說“當我們追溯偉大時,如果能找到一些當時的偉大基因,這算是客觀,如果沒找到這些基因,而隻是自己在粉飾自己,那叫欺世盜名。

    ”周海中則說:“保護母語,就是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是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 趙本山讴歌不顧道義的忽悠,捧之為當代高智商的英豪,為貪官奸商昧良心暴富披上道義的披風。

    張藝謀以暴露中國人的愚昧而名噪西方,以西方為中心來看中國,西方基因就是他們的遺傳基因,當然不以為自己堕落,反以為自己充滿光輝,是民族的先知先覺。

    講實用的馮侖則哼一聲“欺世盜名”。

    周海中則呼籲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如果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被替代了,則中華民族的生存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如今有沒有這種危險呢?我們繼續看一連串的“小事”即可明白。

     諸如,一個讓座就可見一斑。

    中華民族的文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