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出版社出版,後者現代出版社幹脆不要,另交團結出版社,兩書被分開。
團結出版社雖出版,但被平庸編審删得不成人樣,魂都删去了,冒尖的枝葉被砍掉,隻剩樹幹。
氣死人了。
描寫時代基層陰暗社會現象的一律被删,隻準黑白颠倒唱頌歌,平庸而無一點正義感的編輯能生産有出息的書嗎?改革開放四十年了,這是一個什麼樣邪性的國家政治?書與人一樣,隻準當庸人,不容能者生存,隻喜歡胡塗蟲,不喜歡聰明人,這樣的民族有希望嗎?
我自删的,沒傷筋動骨,估計能通過。
但總有了時代背景不全的遺憾。
删了那麼多,按理少了印張應減費用,但人家沒那麼自覺,奸商心理罷了。
一勉縣遊客老王主動結識了古華,要給他介紹女伴,這對古華來說相當找一個終身護士,他希望這樣,因為公寓清淡寡味的菜實在适應不了他味口及身體的需要。
終身護士,不同含義的是另有夫妻責任,這就平添了古華一種心理負擔,失去了自在性。
矛盾心理啊!眼見這一生接近尾聲,還有什麼可蹦達的?
老王給古華介紹的女伴許久未來,該女人在酒店打工,說忙走不脫身。
酒店?走不脫?
後來老王親自領來了那女人。
古華一眼看不中,不入眼,人又老了,引不起興趣,因為既成夫妻,沒興趣怎麼行?這時古華才知道老王是勉縣諸葛武侯墓定軍山療養中心的主任。
療養中心其實就是老年公寓性質。
出版書這件事,在當今充滿欺騙的社會,古華又是隔山買貓操控局勢,可以說是一種冒險又是一種膽識、氣魄。
3區西邊角落新改建3間房間,因需墊高地面可順便鋪防滑地闆,古華便建議并訂購一間靠邊的,憑素養第一感覺門對走廊過道通風好采光好,人皆說我有眼光。
誰知這優點竟是缺點。
犯了風水,路對正門之路沖或似槍沖之忌。
古華看也正是。
這可用珠門簾或門前挂開光的九宮八卦鏡化解之。
但加房費200元可就不合理了,理應減價卻加價。
理由是,該房位置環境全院最差處偏避俠窄角落,其房間内設置敷衍了事,桌子無抽屜、凳子無扶手、燈無床頭燈,不及未加費的原住6區、3區兩房間設置好。
古華反映後,揚總的理由是董事長還要為公寓倒貼電費。
切,騙那有腦梗塞的老人們去吧!明顯是私有性質的利字當頭,不敢明收一元多一度的商業電價,變相轉嫁經濟負擔于我們老人頭上。
古華看在李總實心實意為他張羅布置房間廁所扶手等事項,不好辜負她。
搬家吧,多掏錢免鋪地毯之煩。
換間房吧,該房間專用扶手已安裝,不好再麻煩人。
多破費,這就是我古華的命吧。
嗡嘛尼達尼哄叭吐!
《讀破大自然的人》書肯定不一般。
但天恒仁文化公司一夥女人,隻能玩小兒科。
古華的這本書,對她們是魚鈎小了,釣到的魚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