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道上午八點半才醒來,他睜開眼看了看身邊,發現江雅婷已經起床了。
他并沒有馬上爬起來,而是繼續躺在床上思索了一會兒。
他回味着昨天飯局上同劉局長的談話,想了想下一步的行動。
今天是周六,每到這一天如果沒有其它的事,他和江雅婷都有固定的安排,上午去圖書城,下午逛音像店,晚上去聽音樂會或看電影或回家看影碟。
唯一的問題是兒子文會,他現在大了,不願跟在父母身後當電燈泡,總想獨自行動,每次夫妻倆都要費不少口舌,才能把他拴在身邊一起帶出去。
張宏道爬起來,汲着拖鞋來到客廳,發現客廳裡沒人,他又走到餐廳,看見大家正在吃早餐。
江雅婷一看見他就嚷道:
“你快點去洗臉漱口,吃了早餐好出去!”
“文會今天怎麼安排,是不是跟我們一道?”他瞅了瞅兒子問道。
文會沒吭聲,隻顧低着頭喝稀飯,江雅婷瞟了兒子一眼,不甘心地說:“文會說今天約了幾個同學來家裡玩,就讓他們自己去玩吧!”
江雅婷向保姆曾姨交待了幾句,就起身進了她自己的書房。
他們家有兩間書房,張宏道也單獨有一個,兩間書房各有一台高級音響和電視,這樣各有需要時彼此不會打擾。
她在書桌上拿了一頁寫滿了書目的信紙塞進手提包裡,一邊化妝一邊等着張宏道。
圖書城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
這座大廈的下面三層都面積巨大,其間大小書攤密布,既規範也複雜,這裡也是全國著名的圖書聚散地。
當張宏道和江雅婷走進書城時,發現今天雖然是周六,裡面的顧客卻稀稀落落,營業員倒比顧客還多。
這使張宏道想起多年前集中在本市一條長長陋巷裡的圖書批發和零售市場,當年是多麼熱鬧,他倆在那條人頭攢動、擁擠不堪的巷子裡穿來穿去,捧一本書想找個地方蹲下來都困難,到了夏天更是空氣紋絲不動,沒有一點風,熱得人人汗流浃背。
但那個時候是中國圖書市場的黃金時代,一本好書出版了,哪怕是某些學術書,能很快賣出幾萬甚至幾十萬本,就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那套晦澀難懂的《哲學史講演錄》都成了暢銷書。
令人想不到的是,如今随着這座交通方便、功能齊全、環境良好的圖書城的建立,顧客卻越來越少了,蕭條得很。
倆人徑直朝二樓的弘文書局走去,盡管一路上不少書攤的營業員熱情地朝他們吆喝,他倆也沒停下腳歩,對這座圖書城的每個攤位的情況他們都了解,每次來到這裡主要去幾家大的綜合書店、學術書店和專業書店。
弘文書局的李老闆見他倆來了,馬上過來熱情地打招呼,李老闆個子矮胖,是圖書銷售行業的資深人物,他總是感歎那個圖書銷售的黃金時代生意是如何好做,對現在普遍的慘淡經營憂慮重重。
張宏道與這位精力充沛喜歡神侃的李老闆聊了一會圖書業的現狀,就在店裡轉悠起來。
江雅婷照例遞給李老闆那頁書目,請他按圖索骥找尋裡面的書籍,然後信步走到文學類書架前看起來。
一本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的《初唐詩》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曾看過這位漢學家一本叫《追憶》的著作,論述角度之新穎、析理之精微、語言之華美、情感之細膩動人,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把這本《初唐詩》翻了兩頁,就決定買下它了。
弘文書局是個綜合書店,學術品位也高,江雅婷還沒看完一半書架,手裡就捧着一大摞書。
她環顧四周,見張宏道正坐在一張凳子上捧着一本書聚精會神地讀着,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
她走過去,把手裡的書堆放在旁邊的桌子上,轉身問道:“看什麼書?那麼入神!”
張宏道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