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論苗水灌完,大家閑來無事都待在家裡。
劉二閑不住,總覺得男人閑在家裡不對勁,心裡直發慌,兩手直發癢,得趕緊想法子讓群衆有事幹有錢賺。
思謀着就去了縣城。
劉二把平素認識的在縣城機關工作的老熟人找了一遍,專門收集了企業、單位、農場的用工信息,帶着好消息樂呵呵的返回家。
晚飯後,安排南郭先生挨家逐戶通知第二天去金山新區務工的事。
通知中,村民都問同一個問題:“幹啥去?”紅頭子說:“早晨集合了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劉二查看集合的人數,還是十八戶,沒增沒減,就吆喝着大家帶上鐵鍁開着拖拉機上路了。
一路上,陽關燦爛,微風習習,小鳥歌唱,花香撲鼻,心情格外喜悅。
到一大片林區停下車,大家以為要挖樹苗,都在做着種種猜測。
劉二說話了,“看着大家呆在家裡無事可做,又沒有來錢的路子,我的心裡很着急,便去縣裡尋差事。
跑了一天,找來一些澆樹、平整樹池、硬化道路的活生,工作量不大,技術要求不太高,工價适宜,我估摸挺适合我們做,就承攬下來了。
”“各位有啥意見沒有”,大家都說“沒有”,就開工了。
國道兩側的林區面積大,樹木茂盛,除柏樹、松樹、柳樹外,還有沙棘、沙棗樹、杏樹、桃樹。
劉二帶十人平整樹池,紅頭子帶八人引水澆樹,大家幹的順手又開心。
一周時間,樹全澆完了。
接着又跟施工隊硬化道路,劉二一夥沒修過路,既不會操作機器,又不會拌漿,隻好幹些體力活。
雖然艱辛,大家都沒啥怨言。
十幾天的時間裡,大家堅持着硬化完了最後一段鄉級道路。
數着嶄新的鈔票,黝黑的臉上滿是驚訝和喜悅。
半月下來,每人手落了近兩千元。
除去上次去縣城KTV喝酒和打架的罰款,個個淨落千七八,樂呵呵的都說很劃算,沒白幹。
轉眼到了莊家的成熟期,齊腿的麥子黃橙橙的,粗壯的麥稈撐着沉甸甸的麥穗,在微風的吹拂下,一浪推着一浪走,發出莎莎的聲響,一股股濃濃的青草味和麥香味撲鼻而來,舒适而又舒心。
同意搬遷的十八戶村民樂得合不攏嘴,黃燦燦的莊家讓他們吃上了定心丸,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在金山新區安家落戶發展農業的決心,剩餘的六戶村民呆在山區不願被搬遷成了劉二心裡的一塊石頭,沉沉的壓着喘不過氣來。
經過多日的思謀,劉二也想出了讓留守山區的村民自願搬遷的辦法。
想把留守在山區的六戶人家的男女老少請到金山區來,讓他們看看這裡的環境,這裡的氣候,這裡的基礎設施條件和他們種植的莊家,以此來打消他們的後顧之憂,激發他們搬遷的自覺性。
劉二和紅頭子一夥合計了一下,大家都覺得可行,也都很支持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