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大人看來,人死不能複生,安排後事,才是當務之急,他沒想到,爺爺會死得這麼突然,接着父親大人又宣稱,爺爺生前一點病征都沒有,完全屬于老死的,死得很輕松,死得很安詳,就好像打瞌睡那樣,說死就死了,一點痛苦也沒有,是爺爺生前修來的福氣,父親大人還從專業的角度宣稱爺爺的屍體入棺後,不會産生任何異味,更不會流精汁,好像父親大人知道,爺爺生前不希望,因為他的去世,而産生一些陰森恐懼的氣象,爺爺的去世完全是喜喪。
愚耕顯得也很平靜,一句話也不說,一點想哭的感覺都沒有,愚耕集中心思,回想起昨天午間時,見到爺爺的那種表情,這才覺得,好像爺爺昨天午間時就死了一回,愚耕完全被一種從沒有過的說不出的強烈感覺震懾住了,愚耕好像頭一次真正體會到生命的份量,體會到自然規律的無情。
在主辦後事期間,每天都好像過節一樣紅火熱鬧,人多事雜,雖然時不時會用高音喇叭,播放出一陣陣的哀樂,但還是不能渲染出真正哀傷的氛圍。
10月24号吃早飯的時候,奶奶忍不住私底下向愚耕訴起怨來,明顯對父親大人昨晚上的表現大為惱怒,并對伯伯昨晚上的處境,深表同情。
父親大人與伯伯并不合得來,平常都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但隻要互相牽扯上,就難免出現矛盾,在主辦後事期間,父親大人與伯伯肯定會互相牽扯上,矛盾也就在所難免,其實這樣的矛盾非常有利于家族内部的團結,并非壞事,要勇于面對。
奶奶這回卻氣乎乎地大緻告訴愚耕,在昨晚上,父親大人與伯伯吵起來了,而且吵得很兇,到最後伯伯因吵不過父親大人,就哭起來了,哭得很凄慘,聽奶奶說,昨晚上父親大人好像主要是責怪伯伯不該侵犯他在主辦後事期間,至高無上的權力,如果伯伯還多嘴多舌,插手插腳的話,他就要讓伯伯滾開一邊去,結果伯伯實在招架不住,也就隻好哭,好生委屈。
隻差沒有把爺爺從棺材裡擡出來評理,爺爺生前最不願看到在舉辦他的後事期間,産生一些家族内部矛盾。
愚耕還不清楚,昨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得父親大人竟會說出那麼混賬的話,愚耕可以肯定,父親大人實在是欺人太甚,可惡之極,并為伯伯感到冤枉,愚耕再想想父親大人平常的那種個性,特别是在爺爺去世後,父親大人更加趾高氣昂,威風八面,使得愚耕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所以,愚耕聽到奶奶訴怨後,反響強烈,怒火中燒,痛心疾首,予以譴責,說是父親大人在爺爺去世後,根本就沒有哭過一次鼻子,他簡直就不是人,他竟然要伯伯滾開,就滾開好了,讓披麻帶孝的活,也幹脆讓他一個人全包了,愚耕以前可從來不敢這樣說話大口氣,好像爺爺的去世,也提高了愚耕在家族中的地位,竟敢針對父親大人與伯伯之間的矛盾評理,口氣也确實不小。
母親大人在主辦後事期間,也得意洋洋,歡心鼓舞,活躍異常,節慶有餘,好像是在辦紅門喜事一樣,愚耕就曾當着母親大人的面,表示很想要把她弄哭一次,不然太不像話啦。
10月26号,就正式舉行葬禮,整個葬禮的隊伍,浩浩蕩蕩,前後有一兩百米長,鞭炮聲,震耳欲聾,樂隊聲此起彼伏,人聲嘈雜,哭哭啼啼,就連母親大人也一展哭候,絕對是真哭。
葬禮的隊伍,每到一處,又會有人争相觀看,探頭探腦,咂嘴咂舌,津津樂道,整個村子都為之沸騰起來。
爺爺在天有靈也可以安息了,并保佑後人平安,則感恩戴德,容貌長存。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