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志短,在《隋唐演義》裡面,秦瓊住店的錢沒了,還會不得已買掉黃膘馬,與他的好漢形象,完全兩樣,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稍過一會這裡就有一位女同志給愚耕端來一杯水,愚耕卻受寵若驚,更加拘謹,呆頭呆腦,一動不動,一聲不響,覺得他有點像是專門來讨水喝,并嫌棄自己,不好意思。
過後這裡又陸陸續續地有兩三位同志趕來了,愚耕看不出他們到這裡後在做些什麼工作,他們就好像回到家裡一樣,一點也不像在上班,互相間總可以随便談點什麼,其樂融融,令愚耕好生羨慕,好想插嘴進去,與他們打成一片。
愚耕總是有一種自卑感,灰頭灰腦,相形見绌,不知說什麼才好,不能總想個死人一樣。
幸好這裡的人都很禮貌,有人還主動跟愚耕寒宣幾句,使得愚耕總算有了話說,不用扮啞巴,忘形處,愚耕竟還說起鑫科大廈302室招聘的事件來,并斷定2月25号的海南日報肯定載有相關報道。
愚耕也是看到這裡訂了一份海南日報,才想起那件事來的。
結果這裡有人竟還真翻到2月25号的海南日報,并針對性地察看起來,沒想到果然不出愚耕所料,發現2月25号的海南日報上确實有一篇有關鑫科大廈302室招聘事件的報道。
并還指給愚耕看,同時引起一片嘩然,驚歎不已。
算是新的發現,真是太有意思啦!
愚耕隻看到那篇報道上載有一副畫面,畫面上竟是那杜某站在302室門口的人生氣的樣子。
萬萬沒想到,那杜某竟牽扯這麼深,這麼放不下,這麼陰魂不散。
看來那杜某在那麼多在302室受騙上當的求職者當中,是最最突出的一個。
比那出面作證的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更具有代表性。
那中年男子隻是到派出所填了個表格,就算出面作證完了。
而那杜某卻單獨一個人以求職上當受騙的氣憤形象,上了海南日報。
博得同情,真是個人物,出盡了風頭。
更何況那杜某在事發後還專門找到兩個派出所去,愚耕對那杜某印象特别深,一眼就從報紙上認出來了。
那畫面也确實不小,幾乎是杜某一個人的特寫。
更加碰巧的是這裡又有人嘻笑告訴愚耕,那杜某原先是在這裡工作的,前不久才被抄掉的,真是陰錯陽差,耐人尋味,愚耕哪還有心思去看那篇報道的内容,連标題都顧不上看一眼,愚耕真打心底更加同情那杜某,覺得他與那杜某存在着一種不可思議的微妙關系,如果他隻稍微用天理循環,因果報應之類的迷信思想去想一想的話,那杜某的不幸遭遇不知對他是吉兆還是兇兆,他會不會也糟報應的。
愚耕大概坐在沙發上等了大半個小時後,終于看到和小姐姗姗來遲,并沒頭沒腦地咕哝着向張小姐招呼一聲說你來了,身了也隻稍微動了動,不尴不尬,不知道如何說起才好,十分别扭,與此同時愚耕敏感地意識到他的這種表現實在太差勁了,毛毛亂亂,拘謹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