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暧端坐在炕沿上,把蘇家琴、蘇家怡都喊到跟前,嚴肅的說:“從今往後,你們姊妹三個不許再說姓蘇,都跟媽的姓,姓王!你弟弟的名字現在媽就起好,叫王家久聽見了沒?”
王家怡方才受了母親的驚吓忙點了點頭,王家琴先是看了一眼母親,眼裡又控制不住的有了淚花,随後努力地點頭答應了。
趙翠花懷裡的嬰兒似乎也聽懂了母親的話語,哼唧了一聲算是應答了。
從此王為暧的三個孩子都随了自己的姓,可因為蘇大成在戶口本上還登記着蘇姓,幾個孩子成家立業後為改姓氏頗費了一番周折,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這件事後,三個孩子漸漸發覺母親王為暧的性情大變,以前那個和善溫厚的母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任性好強而且一點不打算吃虧的怪女人。
在家休息了幾天的王為暧又領着大女兒王家琴上工去了,如今的王為暧已經是四十出頭的老女人了,可是一點不比那些男人們幹的活少。
隊長方潤明多次在社員大會上公開表揚王為暧,有幾個婦女嫉妒害氣王為暧,背地裡罵王為暧是個“瘋婆子”。
王為暧聽見了,并不和她們理論,每次按時上下工,為了一家五口人的口糧打拼着。
轉眼間,王家久已經長大了。
兒子很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跑去鐵路上給家裡撿煤渣了,村裡的人又開始羨慕王為暧養了一個出息的兒子。
可是到了王家久上學的年紀,王為暧卻再也不叫他随處瘋跑了。
借來趙翠花家的縫紉機給王家久做了一個老布書包,硬是把他送到了學校裡。
大約是王家久九歲多一點的時候,蘇曹氏興許是受不了内心的自責和歉疚,外加上常年肺病的折磨,在一個清明節的前夜裡平靜地過世了。
蘇辰星抛家出走後,王為暧并沒有說過一句怨恨怪罪蘇曹氏的話,相反還比蘇辰星在的時候更加盡心盡德,可是蘇曹氏心事太重自始至終都饒恕不了兒子對這個家庭犯下的大錯,加上蘇母曆來溺愛這個打小沒有父愛的兒子,于是就極其牽強地把蘇辰星的過錯怪罪在自己頭上,如山似海的怨與恨一直壓到自己的軀體氣息奄奄,無力應承了才稍稍放手。
當時,王為暧為了置辦婆婆的喪事,幾乎罄盡家财。
據老人們如今回憶說,蘇曹氏的葬禮是村上那些年裡最隆重的一次。
王為暧是以親生母女的規矩操辦整個儀式的,前前後後都做得叫蘇家那些意欲尋事的人沒有半句話說。
蘇曹氏入土後,清明掃墓、除夕請燈等等這些習俗王為暧從來沒有落下過一件,一時傳為村上的佳話。
然而關于這一切蘇辰星直到王家久的女兒王曉晨出生才知曉,當時也是老淚縱橫,涕泗滂沱了許久的。
然而這早已經于事無補了。
然而,自此正式做了寡婦的王為暧太平日子并不好過。
隊長方潤明已經有了家室,妻子是大隊的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