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他們什麼時候來啊?”空中又響起一個童音,雖分不清是男孩女孩,但十分響亮,并有長長的回聲。
與此同時,天空上出現幾個發着紅光的字:虛拟公民1(98?276%)。
“這是誰在說話?”華華問潘宇。
“就是那個虛拟公民1啊!”
“他是誰?”
“他不是‘誰’,他是由這裡近兩億孩子組成的一個人。
”
“我看到剛才周圍這些人的嘴都在動,像在說什麼,可是聽不到聲音。
”
“是的,他們都在發言,這兩億條發言都隻有大量子能聽到,它對這批信息進行總結歸納,把兩億孩子的發言歸納為一條發言。
”
“這就是所謂的大會方式嗎?”
“是的,這種方式能使一個對象與上億個對象同時對話。
比如這時,兩億個孩子就變成了一個人,所以大量子說‘你’而不是‘你們’。
這種過程極為複雜,需要很高的智能和極強的處理速度。
要知道,這次的發言算短的,可要全部打印出來,那條打印紙大概能繞地球一周。
這種歸納隻有量子計算機才能做到。
”
這時大量子回答虛拟公民1:“他們說要考慮考慮再做決定。
”
眼鏡插進來說:“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假如兩億孩子的意見分歧很大,不可能歸納為一條發言呢?”
潘宇把一個手指放到嘴上:“噓――馬上就要出現這種情況了。
”
空中又一個聲音響起,但音調與剛才明顯不同,讓人感覺到是另一個人在說話:“他們一定會來的!”這時天空中顯示:虛拟公民2(68?115%)。
潘宇小聲解釋說:“那個百分數表示持這種意見的人數比例。
”
另一個不同聲調的話音響起:“那不一定,他們不一定來。
”天空顯示:虛拟公民3(24?437%)。
“他們不來怎麼行?他們必須來!他們領導國家,就得和全國的小朋友對話。
”虛拟公民4(11?536%)。
“如果他們就不來怎麼辦?”虛拟公民3(23?771%)。
“那我們就自己幹!”虛拟公民5(83?579%)。
“我說過,他們一定會來的!”虛拟公民2(70?014%)。
潘宇說:“你們看到了,如果出現不同意見,虛拟公民就會分裂為兩個或多個。
至于分裂的數目是多少,那就看設定的精度等級了,最高的精度就是把所有的發言原文列出,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每分裂出的一位虛拟公民一般是一個基本确定的群體,往往都具備了特有的性格特征,他會在後面多次出現,很像一個人。
比如說剛才的虛拟公民2和虛拟公民3。
”
……
看了一會兒後,華華對潘宇說:“咱們出去吧。
”
“按動你們衣服上的退出按鈕。
”他們都很快找到了在自己卡通身體胸前的那個按鈕,按了一下後瞬間便回到了WINDOWS廣場。
“真是奇迹!”摘下頭盔後,華華驚歎道。
曉夢說:“在那個網絡裡的國家,根本不需要領導人,所有的事情可以由兩億孩子商量着做。
”
眼鏡沉思着說:“這對現實世界也将産生深刻的影響,我們對這事注意得太晚了!”
曉夢問:“那我們還去與他們對話嗎?”
眼鏡說:“這可得慎重,這是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事,誰也不知道可能發生什麼,我們應該對它進行更多更深的思考後再行動。
”
“沒有時間了,我還是那句話:假如我們不去,倒是可以肯定會發生什麼。
”華華說。
眼鏡和曉夢都同意他的話。
他們連夜召開會議研究這件事,發現領導集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去過新世界大會,知道那裡的情況,他們大多認為那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一個孩子說:
“我們這些人本來就在幹着我們力不從心的事,如果國家真的能那樣運行,可就把我們解脫出來了。
”
大家一緻同意由三位最高領導人代表中央去新世界大會與兩億孩子對話。
三位小領導人第二次進入新世界大會會場時,其虛拟影像用的就是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形象。
大量子為他們在會場的正中搭了一個高高的講台。
為了充分準備和适應環境,他們早早就來了。
當全國的兩億孩子紛紛登錄進來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