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引 子

首頁
    這是一個詭異得讓人無法置信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一件關于黃河的奇聞。

     很多在黃河邊生活的,如我這樣年紀的人,大多會從老人那裡,聽到很多關于黃河的奇聞逸事。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這些故事,體驗到這一條母親河的強大,多變和神秘,從而使我們在懵懂中,種下了對黃河的敬畏。

     但這一件奇聞,卻和其他的故事性的傳說不同。

     我第一次聽到這到這件奇聞,是在十三年前的夏天,說故事的人是我已經過世的姥姥。

    我聽完之後,問姥姥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姥姥笑着和我說了一句話,可惜這一句話,我并沒有記住。

     事情發生的時候,是在解放前的一個幹旱之年。

     在黃河的中下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村子裡沒有什麼田地和特産,整個村子的人,都靠倒賣黃河黃沙為生。

     村子裡的人,大多數從幾代之前,就從事這種工作,工人将黃河底下的黃沙泥用沙鬥挖上來,然後過濾出較細的沙粒,賣到其他地方,這樣一方面可以賺錢;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黃河清淤,減少汛期黃河決堤的危險。

     和鹽幫,碳幫一樣,倒賣黃沙的,到了一定的規模,也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團,這種倒賣黃沙的村莊,那時候叫做黃沙廠。

     每年有一段時間是黃河的枯水期,黃河裡一段一段的斷流,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河底,這段時間是挖沙子最好的時候。

    也是黃沙廠最忙碌的時候。

     所有斷流的河流,都會形成這樣一種現象,就是一條大河,河底并不平坦,斷流之後,河的水位下降,會形成很多的小湖泊和池塘。

    這時候,其實河流并沒有完全斷流,水流還是在沙層下面向下遊滲透,但是上面的小湖泊卻是靜止的。

     這個黃沙廠所負責的河段,就是這樣一個情形,那裡黃河河道很寬,斷水之後,河道的中間會出現一個很大的斷水湖,這個湖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幹涸,水可以維持到下一眼黃河汛期到來的時候,傳說有一個風水先生說過,這湖就是黃河的眼睛,所以當地人叫這湖為"黃河眼"。

     "黃河眼"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幹涸過,無論天氣再旱,上遊斷流斷得再厲害,"黃河眼"也一直清澈如鏡,所以這個黃沙廠,自古以來就不缺水用。

    老人都說湖底有龍,所以水是不會幹的。

    村裡人也從來沒有存水的習慣。

     然而有一年夏天,村裡突然來了一個陌生穿綠棉襖的小孩子,到處叫,說黃河眼要幹了,要大家存水,當時誰也沒信他,隻是覺得奇怪,這小孩子從來沒見過,不知道是誰家的。

     後來那小孩子就不見了,大家想可能給大人領回去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誰也沒放心裡。

     過了幾個月,很多人都聽到晴天"啪"的一聲巨響,從黃河眼的方向傳出來,跑去一看,隻見一直非常清澈的黃河眼裡,竟然一片渾濁,當時有老人一聽,就說壞了,黃河眼裡的龍飛走了。

     果然,第二年黃河斷流的時候,幾千年來從沒幹涸過的黃河眼,逐漸見底了。

     村裡人都非常惶恐,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請了幾個風水先生一算,風水先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就眼看着黃河眼逐漸變成了一塊幹地。

     "黃河眼"從來沒有幹過,河底的情形大家都沒有見過,所以黃河眼快見底的那幾天,老人們誠慌誠恐,在黃河眼岸上燒香祭奠,希望龍再回來,但是更多年輕人都來看熱鬧,看看河底是不是真的有龍生活過的痕迹。

     在黃河眼的底下,自然不會有什麼龍,但是奇怪的是,水幹了之後,在河底淤泥裡,竟然出現了一座半人高,半埋在沙子裡的石台。

     石台大概有一個籃球場這麼大,膽子大的人跑下河底一看,發現不知用什麼材料修築的,似乎沒有一絲縫隙,猶如一個整體,上面雕滿了類似于鳥的奇怪的圖案。

     最奇特的是,這石頭在陽光下,呈現一種羊脂一樣的半透明,透過這種透明,他們可以看到裡面有一黑色的影子,摸着那石台地方,就是暖的,但是摸着那影子透出的地方,就是冰涼刺骨的,似乎那黑色的影子,能吸收熱量。

     在黃河中下遊生活的人,都知道黃河經常會挖到東西,各地亂七八遭的傳說很多,民國的時候,聽說在河南和甘肅,都挖出過一種水晶棺材,裡面都放着死人,十分奇怪,但是挖出這麼大一個半透明的石台,誰也沒聽說過。

     當地老人迷信,就說這東西是龍棺,這石台裡面的黑色影子,就是已經死了的龍的屍體,但是影子太模糊了,根本不能分辨是什麼,很多人說似乎是個人,也有人說,這影子不是人,是條大魚。

     最離奇的是,幾個眼睛尖的人就發現,這石台裡的影子,每天都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