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九龍坑

首頁
    我幾乎都不用看地圖了,因為我認為,如果那一張地圖所表示的地方不是這裡,那畫地圖的人就是傻瓜。

     那傳說裡的古墓有九龍守衛,原來不是指真的龍,而是指風水上的龍。

     少爺就是再傻,也從我的表情上看到了苗頭,問道:"老許,該不是咱們要找的地方到了,這劉去的陵墓,在這個下面?" 我點頭道:"應該沒錯,他要是真在這裡建陵墓,肯定不會在别的地方,就是不會看風水的,他也能知道這裡風水好,我現在都想把自己的祖墳搬過來。

    " 少爺看了看下面,從潭地吹上來的風非常凜冽,他咂舌道:"這麼深,我們怎麼下去啊?" 我指了指了下面潭壁上的一些橫生出來的老樹,道:"我們可以順着這些東西下去,應該不是問題,這潭子裡面本來肯定有水,坑頂是因為當時修建陵墓,把這裡的水給引了出去。

     我想到沙填峽口子下的幾個洞,心說難道水是給引到那裡去了,難怪那裡的猛江水,底下的這麼清澈。

     但是我看着這深潭子,又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鎮河龍棺上要刻上怎麼到達這裡的地圖,難道龍棺的主人隻是想讓發現龍棺的人來這裡,還是有别的用意?我想着覺得心裡不舒服,隐約感覺到,這下面的地方,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BT1〗二十四、九龍坑 此時我已經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也不知道是因為時間的緊迫,還是因為對下面古墓的好奇心。

    和少爺一合計,時間也不早了,下吧。

     我們整合了一下裝備,發現纜繩和一些必要的東西都帶在身上,扔在原地沒有帶過來的,大部分都是食物和一些望遠鏡之類的工具,這些東西對于我們沒有十分必要,所以我決定這就下去,不走回頭路,不然在森林裡一旦迷路,就沒有多少時間好折騰了。

     少爺擔心我們那些食物和幹糧,放在那裡會給野獸吃掉,我告訴他說糧草是小問題,一來我不相信有野獸也吃得慣壓縮餅幹的;二來我們有弩弓在手,到時候想辦法打點野味,總不至于會餓死。

     少爺給我說服,我們扯出纜繩,丈量長短,這深潭足有一兩百米深,我預計要下到下面最起碼得花上一個上午的時間,而且潭壁因為非常潮濕的環境,都長滿了青苔,估計爬的時候還得捏把汗。

     我對丫頭就說道:"這裡太危險了,你還是别下去了,就在上面等我們下來。

    " 丫頭把頭發紮了起來,理也不理我,自顧自收拾身上的裝備。

     我又說了一遍,她瞪了我一眼,還是不說話。

     我暗歎一聲,碰了個釘子心裡也覺得好笑,看樣子沒法商量。

    這丫頭和我完全是一個脾氣。

     整頓完畢,所有的東西都綁結實了,少爺甩下繩索,我們把一端拴在一塊石頭上,然後兩邊卡住,做了一個水手環,我就一馬當先爬了下去。

     才踩上第一腳,我就吱溜一下滑了一下,潭壁太滑了,腳根本踩不上去,蹬了好幾腳,我就在原地轉悠,根本下不去。

     幸好邊上還有很多從山崖上或者縫隙裡長出來的藤蔓植物,我嘗試着扯了一下,借力而下,預感到這一路走得會十分辛苦。

     足足花了二十分鐘,我才來踩到下面的橫行松,用力踩了兩腳,發現沒有問題,根系死死地抓進岩石的縫隙裡面,應該能夠承受我們三個的重量。

     我給上面打了呼哨,讓他們自己下來,自己就扒着一邊的潭壁,向下面看去,這裡我們已經非常靠近瀑布,隻見九條巨大的瀑布或近或遠,就在你四周傾瀉而下,圓桶狀的聲深潭就猶如一個聚音器,裡面充斥着轟鳴的水聲。

     下面霧氣騰騰,但是可以看到下面潭底的中間有一塊巨大的岩石,瀑布水沖刷在岩石上,然後彙集到四周,流入潭底的幾個洞穴裡,似乎并沒有任何人工的建築。

     劉去的陵墓如果建在這裡,怎麼解決地表水下滲漏的問題呢,我覺得奇怪。

    這風水理論上的極品寶穴的地方,在我們常識裡應該不适合做地下建築,難道這風水是瞎掰的? 少爺和丫頭陸續下到我身邊,橫松發出痛苦的吱啞聲,少爺吓得有點發蒙,不敢看下面,丫頭卻給四周的景色震撼住了。

     我們休息了一會,還是故技重演,繼續往下,下一段的距離要比第一段長了很多,而且因為靠近下方有一條瀑布口,我不可能垂直地從瀑布口子上硬穿過去,所以我們必須橫向挪動一段距離。

     爬懸崖我一點也不專業,我隻有扯着藤蔓一點一點地小心翼翼地移動。

    這裡的光線已經很暗了,我們爬的時候天才剛亮,但是現在太陽已經升了起來,因為角度的關系,這裡反而顯的更加的暗,我不得不拿出手電咬在嘴巴裡。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