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舔碗

首頁
    的,我爸我媽我爺我婆我老爺和老太人老五輩就舔碗,才舔出來這份家業……這下你信了吧?”黑娃連忙點點頭。

    黃掌櫃接住說:“這下你明白我為啥叫你舔碗的道理了嗎?”黑娃說:“明白。

    ”黃掌櫃卻搖搖頭說:“你娃子還沒明白。

    ” 黃掌櫃對黑娃講解:“莊稼人過日月就憑倆字,一個是勤,一個是儉。

    勤開财源,儉聚少成多積小到大。

    一般人做到勤容易,儉字上就分開了彼此。

    錢掙得再多花掉了等于沒掙,糧食打得再多糟踏光了跟沒打糧一樣。

    你打下八石麥吃光吃淨你明年還得受窮,我打下八石儉省下一石我明年就比你好過了。

    一家大小一頓從碗裡舔下一兩,一天按兩頓算就儉省二兩,十天儉省二斤一月六斤一年就有七十斤正好二鬥,十年兩石一百年二十石。

    二十石糧食能置買多少地多少磚瓦木料?再甭算從其它路途省下的糧款。

    你家人老幾輩要是養成舔碗的好習性,你娃子而今就不會出門給人熬活了,倒是要雇旁人給你熬長工哩!這下你明白了吧?” 黑娃反倒不服氣這筆賬:“洗了碗洗了鍋,稠泔水喂牛喂豬還是沒糟踐嘛!反正喂牛喂豬還得搭配精料喀!” 黃掌櫃說:“你說的恰好是一般莊稼漢們的想法兒,可見你還是不明白。

    該給牲畜搭配的鼓料不能減,可人吃的飯食還是應該舔進人肚裡。

    人一日舔兩三回碗,人就一天從早到晚都記着儉省,這跟孔老先生說‘吾日三省吾身’是一樣道理。

    你娃子不信就試試舔一回,舔一回碗該花倆錢你就隻花一個或是不花,舔過一月你手裡攥錢攥得比死人的手還緊,一個麻錢都舍不得花了。

    你不信先試着舔一回……” 黑娃說:“我情願受窮情願出門給人熬活兒,我壓根兒沒敢想雇旁人給我熬長工的事,掌櫃的我不試那舔碗,” 黃掌櫃問:“我剛才說下一河灘話兒,你聽進耳朵沒?” “聽進去了。

    ” “你說我說的話有道理沒?” “有有” “我說的道理是教你學好還是學壞?” “是為我好。

    ” “對呀!既是為你好你為啥不聽不做?” 黑娃被追逼得無言以對,沉默半晌才想出一個辦法:“黃掌櫃……這樣吧!我每頓少吃半個馍或者少吃半碗飯,算是賠了我不舔碗糟踐的糧食,你甭讓我舔碗了……” “啥話嘛你倒胡吣的啥話!”黃掌櫃打斷他的話,“我是為你好盼你能過上滋潤日子,才教給你娃娃這個訣竅,哪裡是要你少吃欠喝?你不吃飽咋推得動車子咋掄得起撅頭?” 黑娃再想不出搪塞的主意,便硬着頭皮說:“掌櫃的反正我不想舔碗。

    就是能舔出金能舔出銀我也不舔。

    再說當初議定工價時你也沒說舔碗這家法……” “話說到哪兒去了哇?”黃掌櫃攤開兩手委屈地說,“我為你好倒惹你惱了!你今兒不舔算咧!可你得弄清我是好心不是惡意。

    ” “我知道你是好心沒有惡意,我領受不了這個好心。

    ”黑娃說,“要不你另換個會舔碗的來,反正長工多的是喀!” “算咧算咧不說咧!”黃掌櫃看看黑娃弓已拉硬,便暫且妥協,“日後你興許會明白舔碗的好習性……” 連着三天,黃掌櫃再沒提舔碗的要求,黑娃以為這件事也就過去了不再成為一個矛盾的事,抗争雖然取得了勝利,心裡總有一縷違拗主家傷了主家臉皮的歉疚,于是便更用心地經管牲畜,更主動更賣力地幹活兒,企圖以此彌補那件事上的缺憾。

    黃掌櫃似乎也沒有苛待和報複的舉動,隻是不和他說話,飯桌上默默地吃馍喝粥,然後扛着工具到田地裡去。

    一路上無話,整晌整晌倆人都自顧幹活兒不說一句話,隻是屁聲連綿不斷。

    自離開家門從村莊走向田頭,主仆二人一前一後此起彼伏着屁聲,誰不奇怪誰誰也不笑話誰,豌豆仁馍馍吃下以後尤愛生屁,這是無法抗拒的。

    黑娃雙手攥着刨耙給棉田打圪梁,心裡逐漸有了對主家的初步評判,黃掌櫃人不錯,活兒盡着做飯馍盡着吃,偶爾某項農話做得不合轍,也是和和順順地指出來讓黑娃重新做好,沒有打沒有罵甚至連呵斥也很少有過,黑娃猜忖,黃掌櫃确實是幾輩人靠吃苦耐勞節儉省用積攢下一份家業,不是為官發财也不是挖土挖出金條銀锞發的橫财。

    黃掌櫃沒有大财東家嚴厲的家法也沒有大财主人的架子,一天三晌出工幹活不避重不圖輕,黑娃推車翻地挑擔他也推車翻地挑擔,尚無完全指靠長工做務莊稼自己抽水煙品香片茶葉的架子。

    頭兩天黃掌櫃和黑娃一邊幹着活兒一邊扯閑話,近三天來卻抿着厚厚的地包天嘴唇一句不吭,臉上的氣色愈來愈不柔順,說不上是憋氣還是憂郁難受。

    到第四天晌午,黃掌櫃躺下起不來了,說是心口疼得厲害。

     午飯前,黑娃走進三合院上房東屋去問候黃掌櫃,屋裡光線晦暗,飄浮着一股苦冽冽的中草藥氣味。

    黃掌櫃側身躺在炕上,輕聲呻喚着,下唇愈加顯得更厚更長地咧開着。

    黑娃問:“掌櫃的你那兒害難受?” “心口憋,還疼。

    ” “服藥後好點嗎?” “藥不頂啥。

    ” “你甭急,藥吃三遍就顯效了。

    ” “啥藥也不頂用,我的病我知底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