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省篇

首頁
    ,旱季裡的河床上,裸露着一片砂石和茅草。

    一彎細流,彎來繞去,在沙灘上靜靜地流淌。

    黃建國掬起一捧水,洗着手臉,透過清湛湛的河水,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粒在流動,沙底上映出他的臉,似乎一下子蒼老了。

     黃建國攀上用河卵石堆砌的防洪大壩,河風擺動着頭頂垂吊的柳絲,可以眺望河東公社山坡上被樹木的綠葉籠罩着的村莊。

    他望着那些村莊,回憶着在河東七八年間的往事,企圖刨出一個根兒來。

     從小河的上遊,走下來三個人。

    他們在河灘的亂石中走着,說着,打着手勢比劃着什麼,走走停停,離黃建國愈來愈近了。

    當他确鑿斷定其中那位低矮而又敦實的是梁志華的時候,心情更加不安起來。

    這個前幾年比他幹瞎活幹得厲害,之後挨挫也挨得更慘的“梁膽大”,是怎樣重新獲得河西群衆如此深厚的信賴?不能不使他對人家刮目相看了。

     黃建國點燃一支煙,等着梁志華走下來。

     那三個人站在沙灘亂石中,說了一陣兒,忽然折轉方向越過河水,上了岸,要下河堤去了。

    黃建國站起來,喊: “老梁——” 梁志華轉過身,朝這邊看着,接着就奔跑起來,那渾實的又粗又壯的身軀,活象滾動着的一輛坦克,順着河堤跑下來。

     “哈呀!黃大人!你是上任來了哇?”梁志華握着他的手,嘻嘻哈哈開玩笑。

    看來,嚴副書記在和他談話之前,已經和梁志華談過了将他們倆互相“換一下地窩”的意圖。

     “嗨!我——”黃建國自嘲地說,“我哪有臉進你河西公社嘛!” “家夥!跟我要什麼客套!”梁志華的口氣是坦率的,真誠的,“快來吧,決定過的事了。

    我準備給你交待手續,老兄!” “河西人不歡迎我呀!”黃建國苦笑一下,也坦誠地說,有點尴尬地談出了在嚴副書記房子碰見那兩位上縣請柬的河西幹部的事。

     “胡整!這些家夥,簡直是胡來!”梁志華一聽,火了,臉色立時變了。

    他大約這才恍然悟出黃建國郁郁寡歡的心情,同時覺得河西那兩個尚不知名姓的幹部的舉動,把他牽進一個不大光彩的難堪境地。

    他急忙拉着黃建國坐下來,誠懇地解釋,“他們背着我搞什麼聯名請柬,我是一點不曉得……” “你甭解釋。

    我沒有想到是你搞小動作,真的沒有。

    ”黃建國也誠懇地說,“人民應該有權選擇他們所擁護的幹部。

    我倒是想請教一下,你‘梁膽大’這兩年在河西是怎麼弄的……” “瞎撲騰!瞎撲騰……”梁志華敏感的猜疑解除了,臉上又現出輕松開朗的神色。

    這家夥在全縣二十多個公社的頭兒中間,是個有名的樂天派,性格爽朗,嘻嘻哈哈,沒見過個憂愁的臉相,他不僅和下級,和同僚們如此,和地區縣委的領導處事說話,仍然如此,“既然你不犯疑,那好,我向你彙報吧!黃大人——” 梁志華扔給黃建國一支煙,自己點燃一支,噴出一口煙霧:“你知道,我前幾年比你膽子大,大得要發瘋了,在河西幹了多少蠢事、瞎活!” 這是個不安靜的角色,說着就站起來,一隻腳蹬在高一級的石摞上。

    黃建國雙手掬着膝蓋,聽着把身子傾在他面前來的梁志華大聲說:“後來,中央批示一傳達,河西人簡直能把我吃了!恨不得一棍子把我攆出河西。

    我挨得好重!好慘!我‘梁膽大’是真心想害河西農民嗎?我想不通!冤枉!心裡結冰——涼透了,再不幹這号背兒媳婦朝華山,出力不落好的事啰……說吧!罵吧!反正就是這一攤子……你白天提意見,我晚上把筆記本一合,睡覺!” 黃建國聽着,和自己當時的處境和心思一樣啊!他後來怎麼解脫出來的呢? “一件事教育了我。

    ”梁志華在石握上踱着步,“在整風後期,大家的氣兒出完了,卻一緻提議,要重新促‘豐收渠’上馬!哈呀,這下,我睡不着了。

    ” 黃建國約略知道,梁志華在“想大的、幹大的”那陣風中,把“豐收渠”工程扔下,在河西的山塬區,擺開二十華裡劈山造田的戰場,轟動了地、縣。

    他去那裡參觀過,梁膽大的名字就是那會兒叫響的。

     “他們居然提出要重開‘豐收渠’!”梁志華加重了語氣,“他們不是反對一切農田基本建設,而是讨厭瞎折騰,不求實際的大鋪排……這樣,我冷靜下來,才開始認真地回想我的過失……” 黃建國不由地“唔”了一聲,梁膽大啊!他是在挨群衆批評挨得最慘的時候,卻又從中汲取了合理的東西…… “于是,我幾夜睡不着覺了。

    從參加工作那時想起,自己審判自己!我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

    ”梁志華帶着少有的沉重的感情,停住腳,緊緊盯着黃建國,“二十多年來,我給農民辦過不少好事,也辦了不少瞎事。

    在好多時間裡,我們是在整農民,而且一步緊過一步……” 黃建國吃驚地睜大了眼睛。

     梁志華看出他的吃驚的神色,不以為然,反倒輕蔑地冷笑一聲,走近前來,掰起指頭說: “我合作化時期參加黨,爾後提拔到鄉上。

     “五七年怕農民跟着右派跑,我給農民算了一年賬,證明合作化後比合作化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