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場 行走鋼索(7)

首頁
    擱置在死亡之上,與它擦身而過。

    保持内心的寂靜狀态和全神貫注。

    人抵達某種修行的實質。

    你能聽到時間在耳邊嚓嚓飛速掠過的聲音。

    天地向你敞開,彼此對立的力量之間,産生相互作用和影響。

    它烘托你的生命力,善與惡的強烈對比,哪怕是對你需索着死亡。

    人的内心無限自由和開放,因為可以與天地融合在一起,哪怕是死去,屍骨也投向自然的懷抱,而不是人間。

     峽谷地區地質構造複雜,闆塊運動強烈,造成山壁聳立、頻繁的地震和雪崩。

    一路狀況如同九死一生。

    在樹林中露營,常會被不遠處轟轟隆隆的巨大聲音震醒。

    那是峽谷在深夜時發生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回聲在峽谷中久久回蕩,令人心驚。

    大霧彌漫,樹葉上融化的水滴,一整夜敲打着帳篷頂,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

    空氣潮濕,地上是常年被雨水浸泡和腐爛的植物。

    因為行路疲憊,睡眠酣暢。

     一路可見大大小小的瀑布。

    力道驚人的水柱沖擊而下,在黑色岩石上砸出白茫茫的霧。

    強大冷風襲人。

    在遠處凝望,它們如同是懸挂在綠色山巒中一道一道銀白色綢帶。

    秀麗靜止。

    并不帶有震懾力。

    經常需要穿越這樣的瀑布,渾身被澆得濕透。

    速度稍慢,就會被水力沖擊得窒息。

     清晨,無數的飛鳥在樹林中嗚叫。

    太陽光芒穿透霧氣和林陰,疏朗溫暖地傾灑下來。

    那一束一束明亮光線,仿佛并不真實。

    五千米以上的雪山,因為太陽的光線,在每天不同時辰發生微妙的變化。

    有時候是銀白色,有時候是藍紫色,有時候是金黃色,有時候是暗紅色。

    來自印度洋和孟加拉灣的雲團,那些海洋水汽凝結的白雲,長年飄浮在白雪皚皚的山頂。

    仿佛是孤寂高山惟一的伴侶。

    山頂上的雪融化成水再流回平原。

    就是這樣一種輪回。

     峽谷間有開滿鮮花的杜鵑樹。

    這種峽谷中最為濃密和常見的巨大植株,它們繁花似錦,鋪滿山巒,開遍由雲杉、冷杉、鐵杉組成的森林。

    我們在雲霧彌漫的樹林中行走,路下的積雪未融。

    随處可見樹下盛放的杜鵑花和蘭花。

    數百種百合綻放潔白的碩大花朵,沿着河兩岸生長。

     從十八世紀開始,門巴人從門隅一帶東遷,千裡迢迢,曆盡艱險,來到墨脫。

    他們抱着對夢中樂土的向往,飽含激情,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

    這裡沒有夢想,但是有肥沃廣裹的土地。

    幽深隔絕,又可以遠離剝削和苦難。

    人的力量遠不如自然的威嚴與強大。

    而自然是公正的。

    堅持行進就可抵達安樂土地,辛勤耕耘就能豐衣足食。

    他們敬畏山神,崇拜生殖力。

    繁衍生息,如此才在這個峽谷裡代代相傳,生活下來。

     在深夜眺望遠處的小村,燈火明滅。

    天空中無以計數的群星閃耀,排列成壯麗的行列。

    月光下奔騰的雪溪,閃爍出變幻莫測的銀白光芒,與流轉的星光對映。

    陡峭險峻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56米,終年積雪,雲霧缭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

    它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雷電如火燃燒。

    它還未被人類攀登。

    是剛烈而神秘的山峰。

    在這裡,自然非常有尊嚴。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