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少林别院

首頁
    重山、峻嶺、茂林、清溪。

     隆冬方逝,春雪初溶,崇山室峰上,洋溢着一片春天的氣息。

     自從達摩祖師一百零八種絕技中三十六種失傳,少林高僧雲虛本師逃禅還俗之後,少林一派,重心移在福建蒲田少林寺,故稱“南派少林。

    ” 到“飛雲神君”陶天林崛起武林,少林寺武技,益更衰微,十四代掌門明空禅師駐錫蒲田少林南院,名震天下的達摩神功,幾乎已被江湖遺忘了。

     直到明塵大師(秦佑)尋回“達摩洗髓經補述”接掌少林派掌門大位,達摩秘技才重新光耀武林,明塵大師将少林派移返中嶽嵩山少室峰,後人乃稱為“北派少林”。

     數十年來,星散零亂的少林絕學,得到明塵大師苦心整頓闡揚,少林一派,聲威大震,從此執天下武林牛耳,同時,也為嵩山“少林上院”,帶來空前的熱鬧和興盛,整日價遊人香客,武林英雄,絡繹不絕少室峰下,明塵大師為圖靜修,遂将少林上院下院,專供信徒香客瞻仰,另在少室峰後山,興建了一幢小巧精緻的寺廟,辟為全教總樞,稱為“少林别院”。

     從此,“少林别院”在幽靜的山後,閑人絕迹。

    隐隐已成了武林中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聖地。

     可是,這一天,情形卻有些反常 從天一微亮,“少林别院”已在數十名僧人合力清掃之下。

    收拾得纖塵不染,寺門大開,鐘钹磐鼓之聲卻寂然無聞,梵唱早課,也都一律停止。

     通往前山的小徑上,落葉松針,打掃得幹幹淨掙,每隔十丈,便有兩名黃衣僧人肅容侍立,他們臉上木然沒有一些表情,但卻使人猜測得到,今天的少林别院,将要發生什麼重大之事了。

     日輪剛剛爬上峰頭,辰時方過,通往前山的小徑上,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步履聲。

     道傍肅立的黃依僧人們,迅速以目示意,一路傳入寺門,刹時間,少林别院中疾步走出十名披着金邊袈裟的老年和尚, 伫立在門前,稽首而待。

     “來了嗎?”有人輕輕問。

     “來了”!有人輕輕回答。

     “唉!”不知是誰又輕輕歎息了一聲。

     步履聲移過松林,小徑盡頭,出現兩個人影。

     “左邊一個,灰布僧袍,五十左右年紀,手持念珠,神情肅穆莊嚴,正是當今少林掌門人明塵大師。

     在他側邊,卻是一個素服布衫的老婦,約莫也有五十歲年紀,然而頭上斑發如麻,額上深深印着幾條皺紋,乍看起來,竟比她本身的年齡顯得蒼老多了。

     那婦人眉頭深鎖,臉上遍布愁容,薄薄的嘴唇,卻充滿堅毅和冷靜,她好像在深思着某一件事,默默随着明塵大師移步而前,一面雙手合十,向道傍迎候的黃衣僧人們答禮。

     兩條人影漸漸移近寺門,那十名老年僧人忽然左右分開,一齊垂首說道:“少林弟子,敬候夫人莅臨。

    ” 老婦仿佛吃了一驚,猛可從沉思中仰起臉來,目光飛快地掠了明塵丈師一眼,一面匆忙還禮,一面詫道:“啊!秦叔叔,這……這怎麼敢當?” 明塵大師微笑道:“各位長老自從泰山武會之後,對陶大哥一直惦念難忘,今天又是大嫂第一次到嵩山來,所以在這兒等候着瞻仰一番。

    ” 老婦惶恐謙謝道:“拙夫綿薄之功,怎當諸位長老如此厚愛?” 其中一位長老含笑道:“欣聞夫人禮佛多年,修為已臻大乘,貧袖等心儀已久,至今始得幸拜識,還盼夫人指點迷津,使貧衲等早登菩提。

    ” 老婦忙道:“弟子不過仟悔今生,求修來世,大師等如此謬譽,徒增弟子汗顔,唉!弟子紅塵俗人,三寶智珠豈是妄想得來的,還要求大師們接引渡化呢!” 大家遜謝一會,明塵大師才陪着老婦步入寺内客室落坐,小沙彌獻過松子茶,十位道長立刻相率告退。

     那老婦黯歎一聲,道:“你大哥一去數十年,生死下落不明,接着島花島去世,玑兒又幹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