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套“小金剛散手”反覆施出,梅柏樣内心既駭又愛,但又不服,陡地功凝十成,熱浪源源而出,十丈之内,灼人心脾。
突然一聲嬌呼:“大哥!”
呼聲中,長孫骥與梅柏樣之中已多了人,正是“笑面羅刹”閻鳳嬌:“大哥,你不是白費力麼?”
梅柏樣聞言一怔道:“此話怎說?”
“笑面羅刹”笑道:““骊珠”你可曾聽說過?”
梅柏樣忖道:““骊珠”與我白費力,又有何關連?”遂道:““骊珠”乃瑤池天龍颔下五珠之一,沉淪塵世數十年,無人知其下落,愚兄自然聽過。
”
“笑面羅刹”星眸一掠長孫骥,笑道:“功能如何?”
梅柏樣大笑道:“五妹今日問難你大哥來了,相傳天龍颔下有五珠曰:昆、骊、夜、水、鳳,五珠除各有所長之外,還具有療傷還原,驅除陰毒之功“骊珠”功能避火及罡煞之氣,增長功力,五妹,大哥可曾說錯?”
閻鳳嬌笑道:“大哥博學強記,哪有說錯之理?”
梅柏樣不禁問道:“大哥說了一大篇,你還未告訴大哥的費力之理呢?”
長孫骥聰明過人。
“笑面羅刹”問明“骊珠”用處,豈有不明之理,一旁答道:“小-身懷“骊珠”。
”
梅柏樣聞言似是不信自己耳朵,不禁一怔,大笑道:“福緣……福仙。
“
長孫骥見“笑面羅刹”好轉,諒其一日之内定可恢複武功,心中略安,但念及閻小鳳身陷蓼心洲,吉兇未蔔,不禁緊鎖雙眉說道:“娘可在此養傷,小婿即刻趕往蓼心洲。
”
梅柏樣道:“且慢!”
不刻梅柏樣取出一本小冊兩隻小玉瓶道:“初次見面,無以為贈,此冊為老夫畢生所悟之醫理,以你聰明每日窮究,一年有成,另有一瓶“蜂皇丹”專治各種蠱毒,兩顆“九芝回天丸”非至必要切勿浪費為要。
”
長孫骥謝過梅柏樣,拜别“笑面羅刹”如飛般向山下瀉去,三五起落之間,已失在山腳之下。
秋陽斜照,西風吹舞着松枝,草坪祗剩下“笑面羅刹”梅柏樣伫立着,門口正伸出一顆小腦袋……
從雲台山赴巢湖走相縣、細陽、渡淮河至鳳陽,經定遠、盧州達巢縣。
這日,晨曦甫現,旭日尚未從地平線升起,東方早霞縷縷,絢麗燦爛。
晨風悠悠中,鳳陽郊外顯出一儒生,隻見他——
唇紅齒白,劍眉星目,一襲灰白紡衫,在風中波伏起揚,益顯得潇灑出塵。
此時他雙眉緊鎖,神色時露不安,顯然他有急事緊系着心頭,這人正是一路不休不宿,趕往巢湖蓼心洲,搭救未婚妻子閻小鳳的長孫骥。
他心中惴惴不安“餘仙子”淫蕩成性,手下全是淫惡之徒,閻小鳳落“餘仙子”手中,豈不是羊入虎口?
憂慮之念萦轉於懷,不知奔走多久,已進入淮陽山脈區。
山路崎岖,身上微微帶汗,不由放緩腳步,慢慢走着。
正走之際,右側林中忽傳來沉重腳步聲,不時夾着呻吟之聲……
長孫骥知是有人負傷,不由動起俠義之心,穿林而入,遠處,有一-發雪白的老者背負長劍,雙手緊壓腹部蹒跚而來,口中不時吐出呻吟之聲,長孫骥見這老者不似受傷,但何故呻吟不止?
他心中甚是不解,上前躬身問道:“老前輩,似是有病在身,可有晚輩效勞之處?”
老者停步,擡頭一瞧長孫骥,見是一個儒生打扮,背負藍布裹住兵刃的少年,道:“老朽此病,非一般藥物可治,小哥兒盛意心領。
”
長孫骥忙道:“晚輩粗知岐黃之術,老前輩如能将病情相告,或可診治。
”
因長孫骥得到“岐黃寶-”日淺,尚無法得到醫理中“望”字訣,所以隻好用“問”。
老者細看了長孫骥一眼,道:“既是如此,老朽說說無妨,隻恐怕有害於你。
”
長孫骥不解地說道:“老前輩此言怎說?”
老者歎道:“苗疆“百花婆婆”最恨有人從中架梁,你不怕她找你麼?”
“百花婆婆”?此魔頭久不在江湖露面,難道這老者竟是中了蠱毒不成?
長孫骥正色道:“生有時,死有所,大丈夫豈怕那邪魔外道?”
老者臉露慈容,笑道:“小哥兒,壯志淩霄,他年定可名揚四海,身立一方,隻是老朽身中“金線蠱”不能拭目而待,實為遺恨。
”
長孫骥聞言,從懷裡取出“妙手回春”所贈小玉瓶倒出一顆“蜂皇丹”道:“此丹主治各種蠱毒,諒可清除金線蠱。
”
老者接過丹藥,隻覺有股辛辣之味沖入腦門,問道:“小哥兒此丹何來?”
長孫骥肅容道:“長者所賜。
”
老者微笑道:“既有此丹,必知其名,可否告知老朽?”
長孫骥道:“丹名“蜂皇”。
”
老者哈哈大笑道:“天不絕我”蜂皇丹“正是金線蠱-星。
”說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