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一夕談玄

首頁
    兩種東西?” 老者道:“一種是有形的物體,一種是無形的精神,本乎先天之來,有形的形體,本乎後天之養,這兩種東西合而為一,發生作用,方始成為一個健全的生命體。

    ” “烏骨針”梁壽奇道:“為甚麼一定要兩種東西合成,才能成為一個生命體呢?” 老者道:“如果一個東西隻有物體,沒有先天配合的一點靈覺,就等於桌椅碗筷等用具,這些東西,你不去搬它,它是不會動的,反過來說,一個生命,隻有先天靈覺而沒有得後天的形質配合,就如山野荒墓,古屋鐘樓間作怪的鬼魅,這種東西,你是無法見到,所以一個健全的生命必須配先天的無形靈,與後天的培養形體,方能算數。

    ” 秦素娥與長孫骥若有所覺的“哦”了一聲…… 老者又道:“因此我們人的生命,在白天裡,先後天配在一起,念茲在前,形神不離,故心念一動,形即随之,但在晚間,因後天形體疲累,需要休息,而先天之神,卻趁機而遊平四野,所經過境界,便成了夢境,因此白日的凝思與夜晚的夢遊,皆是此神之所為,所以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這個道理。

    ” “申埠商隐”周桐聽得一聲豪笑道:“老丈這番話,說得中肯而透澈,真是與君一夕談,勝讀十年書,不過這先天一點靈覺,又是甚麼形聚呢?” 老者笑道:“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這本無形象可言,原是先天一團和氣,能縮放於無形之中,這種氣釋謂之真言妙有,在儒謂之太和之氣,在道謂之先天一氣,能得此氣者,則可長生宇宙,與太虛同形,與萬物同體,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髒,得此和氣者,人祥和慈悲同於天,故吉人天相,失此和氣者,人乖戾暴躁違天和,故常遭兇咎。

    ” 長孫骥聽得一陣默然,一時心思起伏。

     他雖因得是老者之言,而洞悉天機,但又為人事牽累,而無法作隐逸之想。

     老者似洞澈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說:“為丈夫者,立身處事,以和為本,以靜為基,事來則照,感到遂通,事去則冥,萬化歸一,雖萬象紛纭,需一理滿貫,盡其人力,以待天命,我們後會有期。

    ” 老者語聲一了,已向艙外逸去。

     長孫骥猛然一聲驚叫道:“請老丈留下名來。

    ” 身形随之追出,但見風雨飄搖,哪有來人蹤迹?他不禁一聲長歎…… 周桐與梁壽、秦素娥三人皆已出來,說:“走了麼?” 長孫骥喃喃的道:“他的身形好快,就像閃光一樣,再等我出來時,已經沒有啦!” 講着四人又返身入艙。

     “申埠商隐”歎道:“這一趟海外之行,使我們感到自己太渺小了“花鳥島”遇着的黃衣老叟,羅刹島的黑-老怪冉追雲師徒,以及适才的那老者,這三人當中最奇的莫過於這老者,你看他談吐之間,神光飄逸,神态潇灑,神氣沛然,神情煥發,就這四個神字,已非常人所能做到!何況他那一篇至情至理的談話,真是發人深省。

    ” “烏骨針”梁壽道:“我雖未讀詩書,但聽來卻感興趣。

    ” “無影女”秦素娥看了長孫骥一眼,心神輕松了許多,似乎那老者的一夕長談,為她解去了萬縷情絲。

    此際天色大亮,風雨也停止了。

     長孫骥歸心似箭,忙叫道:“譚管家,我們現在可以開船了嗎?” 譚琪應聲道:“即時起錨!” 邊講之間,随将帆蓬拉起,起錨離開了羅刹島,那一片猙獰可怕的怪石,在他們記憶之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此際聽得那羅刹島上,隐隐有人叫道:“小子,别忘了今日的過節,三年之後,咱們再在這裡打上一場。

    ” 這是“黑-怪叟”冉追雲的聲音,想他傷勢已複元了不少。

     長孫骥叫道:“三年之期,就是無何之約,在下亦要赴羅刹島一行。

    ” 他這時早已存下了個念頭,回答之時,也是用千裡傳聲的功夫傳出,因此船上數人,全未聽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