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燕想他得了相思病,把兩位老人家折騰的,為了補賞歉疚,每位也奉警了一粒“解毒萬應丹”。
這藥不但可解百毒,而且還能大補元氣,練武之人吃了,更能增加功力呢!
二老吃了之後,果然精神轉旺,沒有幾天,老族長又恢複了三年前的雄風啦!這讓他簡直大喜過望。
伊犁住的維吾爾人,得知不但阿燕姑娘的病好啦,而且老族長又恢複當年的英氣勃勃,全都前來道賀.這一來,他的門前又車水馬龍了。
大夥在歡樂之際,就有人提起了阿燕姑娘的大婚啦!
這是正經大事,當然得馬上辦,老族長親到清真寺,請長老查黃道吉日,查的結果,最近的日期,也得在一個月以後。
一個月後,就一個月後吧,有啥法子呢,長老是真主阿拉的代言人,一年也得等啊!
在等大婚的這段日子裡,每天的客人不斷,全都向石中玉打聽他這幾年在内地全做了些什麼.他把進關後的所作所為,全都說了。
尤其是阿燕,聽到他遇上危險的時候,真替他捏了一把汗,可是聽到他創立門派,當了門主之後,又慶幸不已.少數民族,全都崇拜英雄,聽到他殺大内侍衛,殺扶桑東洋鬼子和殺羅刹鬼子,對他簡直崇拜得如天神一般,當聽到他成了索仇門主之後,真可算佩服得五體投地啦!
就有吃阿燕豆腐的道:“阿燕啊!你現在已成為索仇門的門主夫人啦!”
這可是一呼百應,最後大夥硬要門主夫人為大家歌舞一番不可。
維族少女,全都豪放,阿燕應大家之請,連唱帶跳,足足舞了一個下午。
當然了,維族的青年、少女們也跟着一起熱鬧啦!
在等大婚吉期的日子裡,可說全族的人,都天天在歌舞歡樂之中度過。
好不容易等到了吉日這天,同樣是維吾爾族人嘛,一切都同阿合買阿花結婚時一樣,這裡也不用再細說啦!
滿月之後,石中玉對二老說,他離開索仇門已四個月啦,放心不下,要帶阿燕一起進關.他老族的嶽父,倒沒怎麼樣,可是老嶽母卻哭得死去活來,好像女兒這一走就再也見不着了.石中玉忙勸道:“嶽母啊!您放心吧!小婿我能抽出空來,每年必帶阿燕同阿花妹,回新疆省親.”
他這老丈母還在哭,根本沒聽他說的是什麼!
可是老丈人卻聽出話中有話,忙問道:“賢婿,你說抽出空來,帶阿花她倆回來省親,那你要抽不出空來呢?”
石中玉忙解釋道:“嶽父,您誤會啦!小婿的意思是我那索仇門事務多,隻要能抽出空來,我一定陪她倆回家探親,萬一抽不出空來,那隻好叫她們姐倆單獨回娘家省親啦!”
“這麼遠,你叫她倆怎麼個回來法?”
“這點您盡管放心,我這匹紅鬃宅馬,這趟再回内地,這條絲路它已走過兩趟了,再來,決不會迷路。
”
“就是馬不會迷路,她倆一對弱女了,怎經得起幾千裡的長途跋涉?”
“這個呀!您大可放心,阿燕妹雖不會武功,可是阿花卻是我的師妹.從小就拜在我爹門下,跟我一起學文習武的,功夫不在我之下。
”
老丈人是放心了.可是老丈母娘的心,又懸了起來啦!
為啥?
因為她聽了阿花會武,怕女兒同她在一起會受欺負!
石中玉笑道:“老丈母娘啊!您老放心吧!我師妹的性可和善啦,這回一同進關,關裡那麼多人,可是隻有她們姐妹倆是維吾爾人,會不親得跟親姐妹-樣嗎?”
老泰水聽他這麼一說,才放下了懸着的心,可是又一再叮囑,每年一定要叫女兒回家-趟,直到石中玉對她們的真主阿拉發了誓,她才算放了心。
石中玉同阿燕.告别老族長等人,一馬雙跨到了吐魯番,跟阿花一見面,這丫頭可就蹦了盤啦(變了顔色)!
弄得石中玉可夠尴尬的,在伊犁那個老丈人家還吹呢,說阿花脾氣多麼的柔順,多麼的好,誰知一見面她就翻了臉,他能不尴尬嗎?
可是沒法子。
隻好低聲下氣的問道:“師妹.誰得罪你啦?”
“哼!沒誰得罪我?你心裡有數!”
石中玉被問得一頭霧水,問道:“師妹,我怎麼啦?”
“怎麼啦!我是跟你一起長大的,居然不如外人!”
“師妹.我怎麼會呢?”
“不會?哼!你跟我成親,在家隻待一個月,爬起屁股就走,可是在伊犁一住,就是三個月,你怎麼解釋?”
原來她是為這個吃醋撚酸哪!
阿燕笑道:“這位是阿花姐姐吧?”
阿花見人家笑着問她,再也繃不住臉啦,于是點頭道:“你就是阿燕姐姐?”
阿燕仍帶笑道:“姐姐,你誤會啦!中玉哥去見我的當時,小妹都快要咽氣啦!是他救了我,又調養了一個多月,我才能下地,所以他在伊犁多待了些日子,我們成婚前天才滿月,他就帶我來拜見姐姐。
”
“哦!原來如此,倒是我太小氣啦!”
伸手拉住阿燕的手.笑道:“姐姐,快屋裡坐吧!”
好,-天雲霧,煙消雲散。
在阿合買提江家裡,隻住了三天,夫妻三人就一馬三跨.進關去也。
誰知,他們-到嘉峪關,又出了麻煩啦!
出了什麼事啊?出關要路引,是怕犯罪的人逃出關外,進關還要嗎?
要可不是全要.守關的官兵.看見維族打扮的人.大多隻看攜帶的物品,既不搜身,也不問有沒有路引,就放行過關啦!
上次石中玉同老爹進關的時候連問都沒問,可是今天怎麼啦?
原來這麼煩還是他惹出來的呢,因為他出關的時候,是飛馬闖關,關上的清軍官兵,立刻緊張了起來,從那天起,無論什麼人,入關也好出關也罷,一律嚴加盤查。
他們入關根本也沒向當地清朝官府請路引,怎麼辦?先躲在一邊,看看情形再說,也許有同樣沒路引的呢,看他們怎麼過關.維族人過去進關、出關,從沒要過路引,隻不過最近才認真查驗,很多人全不知道,沒路引的人很多,那怎麼辦呢?
大多維族經常進出關的,全是生意人,當然生意腦筋轉得比較快,他們深知山不轉路轉,路不轉水相連的道理,哪有蒼蠅不貪血的?有錢能使鬼推磨.沒路引的維族商人,到查路引的官兵面前,隻獻上二兩銀子,就過去了。
石中玉心說你們隻要錢,這好辦,伸手掏出一錠十兩的元寶,牽着馬,馬後跟着兩位嬌妻,就走了過去.他把十兩元寶往查路引的桌子上一放,查路引的一擺手,就讓他過去啦!
他是過去了,可是兩位嬌妻卻被擋住了,阿花走在前面,對清兵說道:“我跟他……”用手-指過去的石中玉“是一起的!”
這位清軍中白頂子的小武官,忽由桌子後面過來道:“一起的也得搜搜身。
”
那年頭又沒女警察,大男人硬要搜小媳婦的身,成何體統啊!
當兵的有句話說“當兵之年,老母豬都賽過貂蟬”,何況他們在這風沙漫天的嘉峪關一守多年,-年中也難見到一兩個女人過關,縱有,也跟老母豬差不多,哪遇過像阿花她們這樣花朵似的大姑娘。
他不自主的要上來借搜身之名,先輕薄一番再說。
誰知,他一伸手,還沒摸到阿花身上呢,臉上可就先挨了一個又脆、又響的鍋貼,硬被打掉了半口牙!
石中玉聽身後響聲不對,回頭一看,可就明白啦!
可是毆打守關的官爺,這還得了?其餘的官兵立刻把阿花給圍住了。
石中玉看他們把老婆圍上了,這還得了?于是大吼一聲道:“大膽!”
守關的官兵們一聽,全愣了!
而石中玉這時正站在刻有天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