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乃先皇之後,金殿認親,皇上賞了個爵位,本叫我留在朝中,我堅持迎養生母。
臨行前,才收到旨意,家嶽祖看了之後曾說,這旨意坑慘了我們,可是聖旨既下,哪有收回的?這一來我們江湖路上,可是步步荊棘啦!”
“王爺武功蓋世,仁義過天,何不讓江湖同道都知道!”
“前輩,怎麼使他們知道法?”
“舉行一次武林大會呀!”
老化子在一旁道:“對!這倒是個好辦法!”
老漁翁也認為這是化解與江湖結怨的唯一辦法。
于是大家決定了召開一次武林大會。
可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呢?
大夥研商了半天,認為地點以華山最為适當,而時間則決定半年之後,當春暖花開之時,一者武林帖可以散發全國,二者各門各派也有時間選拔人手參加!
幾經研商,決定了武林帖的初稿是:
敬啟者
本王侯等奉旨兼領江湖道,查武林盟已于廿年前解體,今特邀各門各派賢者,以及山野高人,江湖俠士,明年五月于華山召開武林大會,華山論劍,選出武林盟主,掌理江湖!
恕邀
南靖王朱玉龍
布衣侯餘樂水
同邀
大夥認為措詞妥當,即刻寫了幾百份,交由丐幫全國傳送。
他們在侯庭府上住了兩天,起駕南返,有了花家寨與侯庭府上的經驗,再也不走小路啦!還是經州過府,叫他們當官的迎迎送送吧!
一路無話,來到揚州!
揚州,這群人中,除老太妃與秋月姑娘外,不是土生土長,就是舊地重遊。
賀古寒賀老大,見養女婿朱玉龍不但認祖歸宗,而且被封為南靖王,樂透了,傾全力接待這位親家母——老王妃!
老王妃在那大圈圈中的黃圈圈住了幾十年,可是未出宮門一步,每天除了看那紅牆黃瓦之外,隻有寸草不生的漢白玉的地闆,枯燥透了!這次随子南歸,一路上雖吃了不少風吹日曬之苦,但看了那原野風光,也足以令人心曠神怡!同時兒媳程秀玉又不停地吹噓揚州風物如何的美法,恨不得早一日到揚州,好欣賞美景!今日到了杭州,見親家公如此熱誠接待,除緻謝之外,提出了要求,希望看看揚州風物!
那還不好辦麼!一個下午,特制了一副肩輿,并加了一把傘蓋!
翌日,為了使老太妃無拘無束地遊揚州,老漁翁他們全沒參加,隻有朱玉龍母子夫妻同秋月姑娘同遊。
老太妃一出門,見揚州的繁華不亞北京城,于是說了:“揚州的确熱鬧,怪不得人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啊!”
程秀玉道:“娘!揚州有三多!”
“哪三多?”
“揚州樓多,寺廟多,還有橋多!”
“樓多?我怎麼沒看見哪?”
時玉镯搶着答道:“娘,揚州樓多,不是高樓多,是名樓多!如明月樓、騎鶴樓,文選樓與迷樓!”
老太妃問道:“這樓的名字怎麼都怪怪的?”
小慧來上了一句:“娘,這樓名字有典哪!”
“啥典哪,說給娘聽聽!”
“嘻嘻,您問二姐吧,我不清楚!”
程秀玉道:“娘,那明月樓是因為當年趙子昂的一副聯語‘春風阆苑三千客,明月春風第一樓’而得名。
至于騎鶴樓麼?是這樣的,相傳當年有四個人做客在此,各述其願,一個願作揚州刺史,一個願腰纏十萬貫作富家翁,另一個願跨鶴飛升,遨遊物外,最後一個總括三願日:‘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
老太妃噢了一聲道:“原來這句話是這麼來的!”
程秀玉接着道:“那文選樓乃梁昭明太子選文之處,至于迷樓麼,是隋炀帝時,項升進的宮廷圖,依圖建在揚州,既成,炀帝臨幸目:‘使真仙至此,亦當自迷’做日迷樓。
娘!咱們去看看?”
“可别去,弄不好,迷在裡邊出不來!”
她這句話,逗得大夥全笑了!
老太妃又問了:“那廟多,有哪些廟?”
程秀玉道:“廟很多,有名的大廟就有天甯寺、法靜寺、古觀音寺、石塔寺、興教寺、鐵佛寺……等等!”
老太妃一向信佛,忙道:“咱們先到觀音寺拜觀音大士,然後再拜天甯寺,求佛祖保佑大家!”
她們首先去了觀音寺,老太妃還真虔誠,對觀音大士像,大拜了三拜,然後又到天甯寺上香!
拜完了佛,大夥也都餓了,就在茶館吃午飯!
老太妃很奇怪地問道:“怎麼茶館賣飯?”
朱玉龍道:“娘,揚州奇怪事還多呢,名叫茶館,但隻賣水不賣茶,可是卻賣飯,可以做出高檔海味全席呢!”
夥計見來了這麼多人,過來伺候。
程秀玉道:“肴肉、湯包、糖醋鯉魚、燴三鮮、十錦拼盤、十錦雞、外帶玫瑰叩肉、三鮮湯!”
夥計聽她點菜,可是雙目一眨不眨盯着她,直到她點完了,一個菜也沒記住!
程秀玉發覺了,叱道:“看我幹啥?不認識我賀大少啦!”說完,噗嗤一笑!
夥計恍然大悟道:“原來當年的賀大少是女的呀!”
程秀玉又把菜名念了一遍道:“還不快去準備!”
夥計溜了,可是老太妃問了:“怎麼二媳婦又成了賀大少啦?”
時玉镯把程秀玉的過去,向老太妃解說了一番!
老太妃問道:“秀玉,淮幫現在還有人麼?”
“娘,媳婦自幼随養父長大,幫中事,早已失了聯系!”
老太妃道:“回去之後,我跟賀親家講講,請他打聽打聽淮幫中事,人,不可忘本!”
飯罷,稍作小憩,又去逛景,她們去遊瘦西湖,但見湖上點綴一些洲、島、亭、橋,有小金山、湖心亭、五亭橋等等,秀麗婉約,夾岸楊柳具千縷柔條,江煙水淪,詩意無限。
她們到了五亭橋,見有五座亭子,五亭之下,凡十五涵洞,造型之妙,世所罕見。
大家進了亭子,分别落坐。
老太妃問道:“秋月!”
秋月忙應道:“婢子在!”
“你是個才女,還記得有些詩人墨客誦這兒的句子麼?”
秋月想了想道:“太妃,有人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還有杜牧的詩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婢子就記得這麼多了!”
程秀玉道:“果然是才女,這條路,就是古代的‘十裡珠簾’。
”
老太妃忽然對朱玉龍道:“龍兒,我想給你收個妹妹,你願意麼?”
朱玉龍忙道:“願意、願意,您最好好事成雙。
”
“成雙?”
“是啊!您不是想收秋月麼?何不連慧芸也一起收下!”
“慧芸這孩子,今天怎麼沒跟來?”
“娘!她去祭拜她娘的墳墓!”
“哦!真是個孝女,好吧!”
秋月道:“太妃,奴婢願伺候您一輩子,認幹女兒,奴婢不敢高攀!”
小慧道:“秋月姐姐,别拿翹了,快磕頭!”
秋月扭不過大家,隻好給老太妃磕頭,認了幹媽!
這一來,大夥又親熱了一番!
老太妃道:“秋月名字不雅,我給你改叫玉鳳吧!”
秋月跪下去道:“謝母親賜名!”
老太妃道:“慧芸就不用改啦!”
大夥也逛夠了,于是打道回了賀府。
大家得知,老太妃收二女為義女,又大事慶賀了一番。
程秀玉也找到過去淮幫劫後餘生的人,重新成立了淮幫,并歸入了南靖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