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強收保護費

首頁
    段老闆本來是個國營企業部門經理,受經濟改革大潮誘惑,辭職後開了這間酒吧,才現事實與他想像的大相徑庭,不單說稅務、衛生、文化等部門的盤查,就是每日裡醉漢鬧事、小混混無理取鬧、客人欠賬跑單,足夠他頭痛無比了。

     後來聽從朋友意見,想找個有點“背景”的人來鎮鎮場子,正巧那天廖學兵來收保護費,兩人一拍即合,談妥了要求立即點數。

    老廖自己也驚奇得很,往常收保護費,業主們總是百般抗拒,甚至直接報警,哪有如此爽快的?這段老闆既無經驗,人也天真,聽他吹得天花亂墜,似乎天塌下來隻有他一人扛得住,便真的相信了。

    廖學兵開始一兩個月來得勤快,帶着四五個兄弟,頗制止了不少顧客故意賴帳的行為,隻是他們免費喝的酒水,比賴帳的單子還要多。

    到第三個月,廖學兵找了新工作,愛來不來,正巧是九月份的炎熱天氣,客人們脾氣一個比一個火爆,還遇上了小混混找碴,段老闆尋他不着,忙得焦頭爛額。

     “放心吧段老闆,我懷疑他們是你的商業競争對手派來故意尋釁滋事的。

    ” 正說着,隻見那桌上的年輕人摔開一個啤酒瓶,指着一名男人罵道:“走路不長眼睛,踩着老子的腳了!你要不拿出五百塊來,别想活着走出這個大門!” 那男人有些慌張,卻不願在衆目睽睽下失了面子,大聲說了什麼,廖學兵與他們相隔甚遠,聽不清楚。

    三個年輕人紛紛站起來,為的揚手就給了那男人一記十分響亮的耳光,周圍看熱鬧的人都覺得難受,好像這耳光是扇在自己臉龐一般。

     幾個年輕人最大的二十餘歲,最小的不過十五六歲,稚氣未脫,嘴角剛剛冒出青青的胡須,然而頭染金,耳朵穿孔,手臂刺青,一看就是街頭最常見的地痞流氓。

     這種年輕人嚣張跋扈,格外在乎别人眼光,急于表現自己,做事從不考慮後果,因為身為未成年人,觸犯法律卻不用承擔太重的處罰,因此受到某些“有心人”的喜愛。

     廖學兵說:“段老闆,我看你的酒吧定位不太合适,裝修既不新潮也不複古,太過平庸,沒有任何賣點,就連播放的音樂,也與氣氛格格不入。

    不妨仿照十九世紀的歐洲風格重新裝飾一番,照幾個音樂學院的學生弄幾具大提琴拉幾小夜曲,你看怎麼樣?” “哎喲!你還有心研究這個,快去制止那幾個人的行為!”段老闆恨不得把冰桶裡的冰塊全淋到他頭上。

    再這樣下去,客人都快被吓跑了,哪還有生意上門,哪還有保護費給你老廖開銷? 廖學兵心裡說:“皇帝不急太監急,這個諺語實在妙。

    ”拎起一瓶沒開過的啤酒朝吵鬧的中心走去。

    段老闆在身後叫道:“喂,啤酒瓶不夠保險啊!換根鐵棒吧?我叫人去廚房拿給你。

    ” 那男人又挨了兩個耳光,臉頰通紅,不知是醉是憤還是痛,三個年輕人把他團團圍住,其中一人手裡還提着小刀,他不敢自讨沒趣。

    一個有家庭有事業的中年人,在單位裡人緣說不上好卻也不差,偶爾也會争強好勝與同事搶着買單,從來不會做失了面子的事,如今卻在一間小酒吧裡遭受幾個小青年的肆意侮辱,隻怕心中的痛楚更勝挨打的十倍。

     為的年輕人喝道:“你到底給不給錢?信不信我讓你爬着回去?”男人巴不得飛身離開這個傷心地,滿心驚懼之下連忙說:“給給給,我馬上給!”話音剛落,隻聽到膨地一聲悶響,玻璃渣和啤酒泡沫在年輕人額頭上飛濺,淋了自己一頭一臉。

    正是廖學兵及時出手。

     這瓶啤酒沒開過封,是某廠家“冰爽”系列産品,瓶子做成略有圓潤的冰淩形狀,比普通類型更堅固大号,盛滿酒後重量足有一公斤以上,尋常人就是用來砸擊木闆也不一定砸得壞。

    廖學兵奮力出手,年輕人的腦門承受不住驟然而來的重擊,直挺挺倒在地上,暈了過去。

     這隻是一轉瞬的時間,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他緊握破成一半隻剩尖銳菱角的瓶身,紮進另一個年輕人小肚子。

    鮮血噴湧而出,混合着未流幹淨的啤酒液體,在瓶口處流淌。

    那小混混頓時手足軟,兩眼盡是金星,捂着肚子緩緩坐倒。

     第三名小混混揮刀上前,正要往老廖後腰捅去,惹起衆人一陣驚叫,不料先行一腳踏在濕漉漉的地面,打了個趔趄,廖學兵回過身來,眼疾手快,擡腳蹬掉他手中刀子。

    這種鬥毆非常講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