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剛才說的都是你朗誦的段落的英文台詞。
這段内心獨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現了人文主義者哈姆雷特在進行個人複仇和探索社會變革過程中的心路曆程。
他剖析自己,這段獨白人們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第66相比,這是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詩,作家借哈姆雷特之口,深刻而具體地揭露了當時的黑暗與不平,充分表現了他人文主義的思想。
這也是我們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的鑰匙。
”
廖學兵呆滞了幾分鐘,後心衣裳全部濕透,老半晌才說:“好好好,貝曉丹同學,你分析得太正确了。
請坐下,我以後會經常提問你的。
”暗道:“媽呀,天才學生居然在我的班級出現了,太了不起了,這一下其他同學相比起來可要遜色多了。
”向台下掃了一眼,現大部分學生有的在挖鼻孔,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疊紙飛機,還有人不屑地對貝曉丹說道:“喂,你出什麼風頭,我小學就會背《李爾王》了。
還好意思在廖老師面前賣弄。
”
廖學兵冷靜了一下,“其實,哈姆雷特對愛情的執着是這部戲劇千古流傳的基本……”
貝曉丹又站起來:“老師,我有一點小小疑問,可以說嗎?”
“說吧,很高興你能主動表自己的意見。
”
“對哈姆雷特來說,愛情是那麼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懷疑他對奧菲利亞的愛,這對他顯然有失公允。
我們不認為在莎士比亞的創作動機中哈姆雷特是一個具有延宕性格的人。
他從不延宕。
我認為也許把造成這一結果歸為兩點恐怕更合情理。
一,對母親的愛。
二,正如有的沙評家稱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亞無法對如此巨大的題材加以把握。
”女孩神色自若,滔滔不絕。
“啊?”到底是你在上課還是我在上課?廖學兵開始坐立不安。
“這裡有幾條證據,如哈姆雷特的對于演戲的大段評說,諸多地方是為了表現劇作者的聰明才智和對社會的褒貶……”
“好吧好吧,我對你的觀點深為贊同。
”廖學兵覺得自己不應該再表意見,而是老老實實照教學講義上寫的内容念完後等待下課。
他把一些用紅線勾出的重點抄到黑闆上,想不到寫闆書也十分累人,整天吊着手肘不說,黑闆上字迹歪歪扭扭,忽大忽小,格外難看。
寫了一會兒,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便說:“其實重點也差不多就是這裡了,大家記下來,以後考試會用到的。
”
一時間短信滿天飛。
崔政悄悄給阿虎消息道:“他似乎真的是學校送來的替死鬼。
”
陳有年給四眼的:“根本就是個白癡!”
四眼群給全班:“大家暫時不要妄動,我總覺得不太對勁。
”
廖學兵講了幾個段落,完全照着講義的内容,不敢再自由揮,心情很不爽,老子的強項中國古文,下節課的《史記》你們等着大吃一驚吧,保證從天上吹到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