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東山的山很多貴陽有一座山東有一座這建康一座。
東晉時候一個叫謝安的年輕人人仕途不利便會稽東山隐居直到四十一歲才再度來到建康(當時叫建)當官在建康城外的一座山上住下并将這座山命名作東山。
大約八十年前在他的指揮下東晉取得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決定性戰役這一戰不僅暫時穩定了南北格局也穩定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從此權傾朝野官至宰相。
東山在起這個成語便是以這個典故而拟就的。
但是天如鏡與這座東山的聯系卻是他師父天如月告訴他他是在東山山頂上被撿來的。
他今天魂不守舍的出了城也不知道朝哪裡走的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待他再度清醒過來時便已經在這東山腳下。
這莫不就是天意?來到最初開始的地方。
雨水澆在頭臉身上流水順着臉頰一波又一波的刷下似乎不會有停下來的時候但是天如鏡已經感覺不到寒冷他的思緒空渺而迷惘清澈的眼眸寫着濃濃的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師父曾告訴他使用神物的沒有别的要求隻需要心志純一全無旁之所以選擇他作為繼承人是因為他心思單純沒有雜念他從前一直不曾多想這些可是自今日始現再也無法開啟神物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心中的雜念已經紛亂得幾乎不可收拾。
他越是想要專注越是無法凝聚心神仿佛千絲萬縷密密糾纏令他惶恐令他不知所措。
師父是個驕傲的人。
當他現自己再也沒有辦法開啟神物的時候便将神物傳承給他而後悄然自盡可是他現在應該如何呢?
天如鏡與天如月不一樣他并不曾因自己的失敗感到恥辱什麼的也沒有自我了斷的念頭他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難道現在就要去找傳人了?可是應該往何處去尋找呢?
沒有人能指導他。
沒有人能給他做出正确地示範而天如鏡還太過年輕。
縱然心思有十分的通透卻缺乏足夠的閱曆與從容回轉的冷靜。
站了不知道多久。
他直覺的認為應該做些什麼便慢慢的擡起了腳朝山上走去才起步長時間凝立不動的雙腿才感覺到麻木腳下一陣虛軟刺痛。
天如鏡狼狽地摔倒在泥水之中頭臉身上。
都沾滿了泥沙。
他在地上伏了一陣子才慢慢的爬起來。
拖着依舊有些刺痛麻地雙腳。
一腳深一腳淺的朝山上走去。
風。
在此時越來越大了密如麻地白色雨線被吹得東倒西歪一波一波的好像源源不絕的波浪而在這個天候下攀山的的紫色人影也歪歪斜斜的幾乎要跌倒。
腳下地泥土浸飽了水濕滑而泥濘天如鏡的腳有時候陷入泥坑之中有時候一踩上去又幾乎滑到跌跌撞撞地走到半山腰他臉上身上已經多了幾處瘀痕擦傷身體的疲憊和疼痛交錯着折磨刹那冰涼刹那火熱可是奇異地被迷霧籠罩地心靈卻逐漸的清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