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的宅男宅女都将希望寄托在了這些虛拟人物的身上。
中國這邊還好,聽說在動漫遊戲業非常發達的小日本,已經有一些腦殘孩子聯合起來上書政府,要立法開放現實人物與虛拟人物之間的合法婚姻……
也幸好是這樣吧,這個小敏的名字雖然普通了點,但是虛拟形象卻是近乎無可挑剔的,要知道80年後的3D技術已經達到了一種讓人無法想象的程度,這個小敏的長相身材,簡直就是極品中的極品——如果不是太美到了一種虛幻的程度,根本看不出她是電子産品。
試想這樣的一個完美到無可挑剔的女孩再在感情上像一個知音一樣,而且還有很出彩的性格,恐怕有相當一批男人為了她連女朋友都懶得找了!
根據小敏的介紹,陳旭終于對這台來自未來的計算機有了初步的了解。
首先這是一台生物計算機,是利用仿生學原理仿制出類似于人體内螺旋蛋白因子的電子元件制成的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的誕生是計算機工業中裡程碑似的發明。
首先,生物計算機的體積非常的小,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積上可以容納幾億個電路——這也是這台筆記本電腦如此輕便的主要原因。
而類似于人體細胞的生物化學元件,則擁有自我修複與形狀改變功能,而且需要的能量極其的少!再配上2080年的超高能太陽能蓄電池,無論是通過太陽能還是電能都可以充電。
而基本上在空電狀态下,隻需要一晚上就能夠将電池充滿,而滿電狀态下則能夠在黑夜中持續使用一個月!
這簡直是神器!
生物芯片的運轉速度,遠超出如今常用的集成芯片,兩者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是天壤雲泥之别!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的話,現在主流配置的電腦跟這台生物計算機相比,就是牛車與航天飛機之間的差距!
在1943年的時候,當時的IBM總裁就說:“我認為五台計算機就能夠滿足全世界的需要。
”,但這老頭怎麼也想不到,在六十三年後,計算機已經以一種平民的姿态進入了千家萬戶。
而在這個時代的人也根本無法去想象,八十年後的計算機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水平?
生物計算機不會發熱,攜帶方便,而且具有類似于人體的自主修複功能,這種功能最強大的作用在于——電腦用不着保修了!
可以想象,在八十年後絕對有針對這種新型操作系統的病毒以及各種各樣的弊端——畢竟電腦越複雜,漏洞也就越多。
但是在這個時代,相信是絕對不可能擁有能破壞這台電腦的病毒存在。
在小敏的幫助下,陳旭很快對這台計算機的操作有了大體的認識。
生物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雖然已經不是微軟的WINDOWS,但也秉承了視窗操作系統的絕大部分優點——要知道當年蓋茨同學在WINDOWS系統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急急忙忙的将其推向市場,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起用戶的操作習慣。
而這種操作習慣也一直延續了下來,所以對于這台新時代的電腦,陳旭勉強也會操作使用。
再加上桌面上那個虛拟美女助手的指導,陳旭很快的就操作上了手。
越是使用,越覺得這台電腦的強大!
這簡直就是屬于毀天滅地級别的神器啊!
陳旭先是在硬盤裡面轉了一圈——新型電腦的儲存方式和現在的電腦完全不一樣了,打個比方來說這台計算機就好像是一個人,而裡面的各種電子元件就是構成人體的細胞。
與現在一大塊一大塊的硬盤不同的是,新的儲存介質非常的分散,每一個細胞當中都能儲存10G的信息。
而通過細胞的整合和分拆儲存文件,則就擺脫了眼下盤符的限制。
并且假如遇到硬盤資料損壞的情況,也隻是某些細胞元件損壞,這樣就可以将資料的丢失控制在一個非常小的範圍内——同時加入遇到病毒入侵,也能夠将病毒局限于一個細胞當中而讓其無法擴散。
陳旭掰着手指頭啃了半天,大約明白了如果按照現在的計數标準來衡量的話,這台電腦的硬盤空間大概有2的一百次方TB以上……
1TB=1024GB
2的100次方就是1024乘1024,然後再乘以1024的話……
陳旭覺得計算具體數值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昨天他在合協大的BBS上,還看到某個大四的牲口在炫耀,說他1TB的硬盤裡面全部都是精彩的好片,足夠讓一個人從剛出生一直看到自然死的。
如今陳旭覺得如果自己的電腦裡面裝滿電影的話,那實在是足夠看上好幾百輩子的!
那自己這個2的一百次方TB的硬盤裡面,又裝了什麼東西?
這就不得不說新操作系統的好處了,同時還有小敏的功勞。
有些硬盤大而且特喜歡在電腦裡面裝亂七八糟東西的朋友可能會有感觸,光是點開左下角的開始菜單然後拉開所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