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秦小岸那頭牲口的口頭禅來說,這一次的事情真的是“搞大了,搞大了”!
狂犬病是當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達到驚人的百分之百——要知道百分之百和百分之九十九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後者代表着有救,而前者則表示着死亡通知書。
原本一個省的媒體宣傳這種可以治療狂犬病的新藥讓很多人嗤之以鼻,因為這年頭虛假的廣告太多了,就算劉建國是西北地區的藥品行業的領頭人,可不少人還是不願意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甚至都有這樣的想法,對于這種可怕的疾病,就算研究出藥物也隻有外國那些大型的實驗室。
一個小地方,從未聽過它名字的小型藥廠,自稱自己攻克了人類社會最可怕的疾病之一,這不是癞蛤蟆打噴嚏,好大的口氣嘛!
但是畢竟還是有一部分人相信的,或者說是不得不相信的。
聽聞了這個報道以後,立刻就有一些狂犬病患者趕了過來——因為他們都已經被各大醫院下了死亡通知書,而且基本上都是沒錢再去大醫院花上高昂的診費續命的,隻能通過一些偏方,或者是看到任何可能的消息都會急忙忙的趕去一試。
對于這些病人,陳旭老爸果斷的決定使用無償送藥的方法,不收這些病人的錢,直接給藥來治療。
雖然是免費,但幾針藥劑能要的了多少錢?有了這些患者一宣傳,還怕藥品賣不出去?
而且現在治療的實例也就隻有劉淩天一個,缺乏說服性。
待到這一批狂犬病患被治愈以後,加上這段時間内,劉建國不遺餘力的砸錢找媒體宣傳,直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上刊登了有關這款“狂犬克星”的報道。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是國家級的學報,能夠在這種刊物上發表相關文章的話,瞬間就會震動整個醫學界。
而這種學報的記者也不同于普通的三流小報那樣,聽風就是雨,甚至是胡亂編造新聞。
這種刊物的記者都是力求嚴謹,所以專門有人來醫院仔細的考察過,甚至還翻閱了病曆資料。
這一下,“狂犬克星”真的出名了!
緊接着就連人民日報這樣的國家級報刊都在頭版刊登了《中醫攻破世上最可怕疾病,狂犬病不再是噩夢》,接下來這篇文章被各大報刊轉載,很快的消息就傳到了國外。
而醫院當中的病人也多了幾個漂洋過海奔過來的老外,并且被治好以後。
“狂犬克星”在世界上炸響了一聲驚雷!
英國《nature(自然)》雜志率先刊登了有關這種新藥的介紹,緊接着美國《科學》雜志也刊登了對這種藥物的介紹。
狂犬克星的藥效,已經毋庸置疑!
接下來比較有戲劇性的是,卡羅琳醫學院的一名教授提議将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狂犬克星的開發者——當然,這個提議本身并不存在什麼戲劇性,諾貝爾醫學獎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獎勵那些在生理醫學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們,不分國籍,不分種族。
攻克人類曆史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單此一項功績,就足以載入史冊,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隻能算是實至名歸。
可戲劇性就在于,這位教授因為愛子得救,所以激動之下忘了時間。
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的提名都是在每年2月1日截至,經過重重篩選以後提交給諾貝爾大會并最終确定得主,然後一般會在十月份對外公布,然後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頒獎儀式。
現在已經是快十月份了,200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也已經定了下來,是來自美國的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博士,這兩位發現了RNA(核糖核酸)的幹擾機制。
眼看着就要公布了,可偏偏來了戲劇性的一幕轉折。
最終卡羅琳醫學院的各位教授們經過激烈的讨論以後,覺得狂犬克星的出現還并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在接下來一年内要對其後續發展進行持續的觀望考察,如果真的是完全治愈狂犬病并且不複發的話,那麼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提名,甚至是角逐到最後獲獎,也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各大頂尖機構的輪番讨論和證實以後,接下來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本年度醫藥展示峰會上,陳旭老爸帶着“狂犬克星”受邀參與了本次峰會。
僅僅隻是一天,訂貨量就達到了三萬支——每支售價為888,美元!
在現在狂犬疫苗如此發達的今天,患上狂犬病的大都是因為不小心或者幹脆說倒黴而得上的。
這個群體比起其他的病狀來說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說非常非常的小!所以第一天就能賣出這麼多,挺讓陳旭老爸震驚的——因為就算是國内的訂單,也不過就隻有五萬支罷了。
不過這事想想也就明白了,越是有錢的人越是怕死。
真得了狂犬病的不怕花這點小錢,888美元,一個療程七針,比起其他的治療方法來說算不上很多。
而很多養寵物狗的,也擔心狂犬疫苗會沒有用,所以基本上很多地區的醫院都多多少少買了幾百支作為備用。
等到陳旭老爸回國的時候,單從美國那裡就接下了十萬支訂單,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