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将長長的禮單卷成一束,置于盛放賞賜的托盤裡,尖着嗓子朝李未央說道:“還不領旨謝恩。
”
李未央畢恭畢敬的磕了個頭,道:“臣女感激陛下的恩典,隻是臣女每每想起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便不忍心接受這些禮物。
若是陛下允許,臣女願意将這些禮物全都捐獻給災區流離失所的百姓。
”
皇帝一愣,冷肅的眸子深不見底,看不清在想些什麼。
其實他心底頗有點震驚。
一個小姑娘,有見識就算了,難得居然不貪财。
太後微笑點頭,意味深長地看了李未央一眼道:“好姑娘,這些都是你應得的,不該推卻,再加上你還這樣有善心,應當加賞才是。
陛下,你說呢?”
皇帝深思片刻,點了點頭,道:“母後說的是,朕金口玉言,這些金銀是朕賞給你的,都收下。
太後說要加賞,那便封一個安平縣主吧,你的母親——”
話說了一半,李未央突然輕聲道:“陛下,臣女的嫡母已經是一品诰命夫人了。
”
李蕭然是丞相,老夫人是一品的诰命,大夫人也是一樣。
可是诰封是可以頒多次的,大夫人已經是一品诰命,并不妨礙皇帝再給個一品,李未央為什麼突然說這麼一句話呢?
這當然是在變相告訴皇帝,你給大夫人一品了,我還有個生母呢!
太後差點笑出聲來,這個小丫頭啊,真是半點都不肯吃虧。
她提醒道:“既然陛下要給嫡母,那這孩子的生母也該有個诰封才是。
”
皇帝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他原先的想法裡,隻要知道李未央的父親是李蕭然就行了,管她親娘是誰呢,可是人家既然親自提出來了,他也不好厚臉皮的裝聽不懂:“好吧,推恩及母,也是應該的。
”說完,不再為這些瑣事糾纏,甩袖,急匆匆的離開了,顯然是找朝臣們商議去了。
太後卻還是留着李未央,像是尋常人家的祖母一樣和她聊天說話。
剛才李未央的表現,讓她不由自主地對這個孩子感到了一絲忌憚,但也止不住地為她感到擔心——對她這麼一個弱小的女孩來說,有着過于聰明的頭腦無疑是很危險的事,便鄭重地把她的手牽到自己手中握着,懇切地說:“女人是不該參與到男人們的事情中去的,一個大家閨秀最應該做的,是學好琴棋書畫,嫁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平平安安地過完一生。
”
這句話很隐晦,但含意再明顯不過,給李未央以告誡。
一個孩子今天被捧得這樣高,隻會引來無數的嫉妒和仇恨,說不定哪天就會從天上掉到地下,到時候又該如何自處呢。
太後擔心李未央會聽不懂,或者聽懂了并不能接受,反而心存怨恨,沒想到李未央十分平和,還受教般點點了頭,眼中甚至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太後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卻又感到疑惑不解,皇室的孩子大多早熟,小小年紀就跟成人一樣并不奇怪。
可這個孩子是在鄉下長大的,怎麼會有這樣敏銳的洞察力,竟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分辨真正的敵友,并且做出适當的反應呢……這一切,真是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