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7 落井下石

首頁
    流之輩,八字又怎麼貴重了,漠北皇子可是堂堂皇孫貴胄,又有哪裡配不起?” 周天壽冷冷地望了德妃一眼,道:“吉祥殿早不走水,晚不走水,偏偏在陛下剛剛賜婚的時候就走水,德妃娘娘如何解釋?” 德妃一愣,随即辯駁道:“那也不能說明這件事一定和婚事有關啊,說不準隻是巧合。

    ” 周天壽的笑容變得冷凝,卻是不再理會德妃,轉而對皇帝道:“陛下,還記得明蘭之禍嗎?” 所謂明蘭之禍,說的是前朝的明蘭郡主。

    當初前朝甯元帝親自為這位侄女明蘭郡主賜婚,将她嫁給了當時的威武大将軍王豐。

    這本是一門很好的親事,可就在許下婚約的第二天,皇宮的安定門無緣無故塌下了半邊牆,便有很多人說明蘭郡主這門婚事很不吉利,不該進行,可是皇帝認為聖旨已經下了,根本沒有改變的道理,便依舊把明蘭郡主嫁給了王豐,隻不過卻找借口把王豐留在了京都看守糧庫,以為隻要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就不會出什麼大事。

    然而正是這位王豐,仗着嶽家的身份,越發趾高氣揚、嚣張跋扈,甚至不惜克扣軍糧、中飽私囊,等到軍臨城下,皇帝打開糧倉,這才發現所有白花花的糧食,全都變成了粗糠、砂土,拌着草皮、樹根……原本隻是如此還不至于徹底潰敗,偏偏恰好是這個王豐打開了國門,迎了大曆開國皇帝進城,最終前朝的江山,當真是一半兒都斷送在王豐的手上了。

     後人因此便說,老天爺早已經警告過甯元帝,偏偏他不肯順從上天的旨意。

    若是他沒有将明蘭郡主嫁給王豐,王豐既不會留在京都,也不會懷着滿腔憤憤去做守倉的戶部官員,一切都不會變成後來無可挽回的局面……也許在旁人看來,這不過是個牽強附會的故事,前朝的覆滅當然跟這段婚姻沒有太大的關系,沒有王豐,一樣有無數的貪官污吏在敗壞前朝的江山,可是在如今的皇帝眼裡,周天壽擲地有聲的說辭,句句打在他的心窩上,讓他雖然難受,卻深信不疑。

     李元衡雖然不通大曆的習俗,卻也知道這情況不對,連忙對着拓跋真使眼色,然而拓跋真卻仿佛沒看見一樣,隻是兀自低着頭,不言不語。

    他一着急,便去看蔣華,可是蔣華官職低微,這裡根本沒有他說話的份兒,他隻能悄聲在蔣旭的耳邊說了幾句話,蔣旭卻搖了搖頭。

     若是别的事情,皇帝可能還會聽從他的說法,可是眼前一場大火發生,皇帝這樣迷信的人,一定相信是上天的預警。

    若是這時候蔣家開口勸阻,隻怕反而要倒黴,不如三緘其口的好。

    在蔣華看來,驅逐李未央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在蔣旭看來,這樣的舉動實在是太危險了,為了一個李未央,根本不值得這麼冒險! 德妃着急了,若是李未央不被趕走,那拓跋玉還是不會死心,她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皇後和太子,知道他們是會明哲保身,不肯參與這件事情了,不由咬了咬牙,賠笑道:“周道長,那明蘭之禍早已過去多年,根本是個傳說罷了,你這麼說,分明是牽強附會!” 蓮妃冷笑一聲,美目流轉道:“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可怕的事情就在咱們眼皮子底下發生,德妃娘娘還能視而不見嗎?大曆的美人兒多得是,漠北皇子喜歡哪一個随便挑選就是,非要咱們安平縣主不成嗎?老天都說了這婚事結不得,怎麼能繼續進行呢?德妃娘娘這麼一意孤行,是有意要害我大曆的國運嗎?” 李未央的唇畔,浮現出一絲微笑,蓮妃果然很有進步,說話一針見血。

     果然,皇帝冷冷呵斥道:“德妃,你聽見了沒有,還不快住口!還是你就是故意要壞我的國家?” 德妃臉色頓時變得煞白,趕緊道:“陛下,臣妾不敢,臣妾隻是——” 皇帝一揮手,止住了她的話,冷聲道:“夠了,朕不想再聽。

    漠北皇子,你另外再挑一個美人吧,安平縣主不能嫁給你!” 這門婚事不吉利,很不吉利,剛一答應吉祥殿就燒了,豈不是大大的危機?皇帝轉念想起了李未央的聰明才智,陡然驚醒過來,若是把這麼一個聰明的丫頭送去給漠北,豈不是在壯大他們的力量嗎?若是李未央倒戈對付大曆,就等于是自己送了一個幫手去給漠北!換了其他閨閣千金就不同了,那些女子不懂政治、不懂争鬥,嫁過去隻會作為一個擺設……皇帝左思右想,終于下定了決心,決不能讓李未央嫁給李元衡! 李元衡面色一變,他聽懂了此刻皇帝所說的話,趕緊道:“不,陛下,我就要她!”說着,他指向人群中的李未央。

     李未央略略擡起了頭,隻是看了他一眼,一副毫不挂心的樣子。

     皇帝冷冷望着李蕭然道:“愛卿,朕的意思你是知道的,既然未央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