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7 安平郡主

首頁
    她出嫁的時候,也說了這麼一句,我不願意。

    當她還是一個少女的時候,以為這世界的一切都是她的,父親步步高升,雖比不上皇家,但也是天之驕女。

    當初她的母親總說像我女兒這般人品、家世,将來是什麼樣的人嫁不得,一定要挑最好的。

    那時候的她,也是這麼想的,可是最後呢,她嫁入了宮門,嫁給了九五至尊,這世上再也沒有比他更顯赫的男人了。

    但她不願意入宮,因為她心中早已有了一個人。

     太後的腦海中浮現出當年那人的容貌。

    當她無意中因為衣衫被樹枝勾住而摔倒的時候,那雙手扶住了她,一張俊秀的臉印入她的眼睛,那人柔聲叫着她的名字,笑容和煦。

     當時的她,莫名忽然對這個表兄有了一種奇異的感覺,臉上出現了一絲紅暈。

    她本以為,憑着兩家的交情,憑着父母對她的寵愛,這個夫婿一定會是她的,他們都已經說好了啊——可惜,當她說不願意入宮的時候,向來疼愛她的父親給了她一個耳光。

     她不惜一切,妄圖約了那人私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錯,可是隻要出了大曆的邊境,皇帝的聖旨又怎樣!誰也奈何他們不得!可是,當天晚上,那人卻沒有來。

    她恨他失約,一氣之下,嫁入了皇宮,雖然富貴無憂,高高在上,可是這一生算是無望了,還遑論什麼幸福。

    然而十數年之後,才知道他一生未娶、郁郁而終。

    那天晚上,那人不來,并非不想來,而是在他打開房門之後,卻見他的親生父母,家中數百口人跪倒在他的面前,求他不要闖下這等彌天大禍。

    是啊,拐走皇帝欽定的妃子,他們可以跑,那兩個家族呢?這幾百人怎麼跑呢,所以,他來不了,永遠都來不了—— 後來她一步步登上太後的寶座,她才明白,這世上,沒有你不願意這種話,你不願意,也得願意,還要答應地興高采烈。

    因為這是皇家的恩典,不願意?簡直可笑! 她沒有想到,時隔多年,居然有一個少女跪在她的面前,清晰地說出了我不願意這四個字。

    就連皇帝寵愛的九公主,面對一門自己不願意的婚事,都不敢說着四個字,李未央,她怎麼敢! 太後盯着她,緩緩道:“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她本來要在大殿上賜婚,隻是覺得應當提前說一句,讓李未央不至于在殿上高興得失态,卻沒想到,居然有人敢拒絕! 李未央擡頭,直視着她,一字一字道:“未央明白自己在說什麼,但未央不是為自己着想,而是為七殿下。

    ” 太後的眉毛頗具深意的挑起,拖長了語音哦了一聲,仍是不動聲色。

    李未央知道,太後在評估自己,若是說錯了話,很有可能會面臨着一朝被打入地獄的局面。

    但是,不願意就是不願意,若是嫁給拓跋玉,跟當年嫁給拓跋真又有什麼區别?将皇後之路再重來一遍嗎?她知道,拓跋玉是真心喜歡她,但這種喜歡能夠持續多久呢?她不想再把過去重新經曆一次。

     她将心一沉,置至死地而後生,她絕不會再嫁給拓跋家的任何一個人! “太後,七殿下需要的是一個出身高貴,能夠襄助他大業的女子,因為他有與太子一較高下的本事,若是娶了未央,除了讓他被人恥笑之外,别無他用。

    太後真的心疼七皇子,就不能這樣做!” 宮女們站得遠,不知道這邊在說些什麼,卻看到太後和九公主齊齊變色。

    空氣中某種凝重的威嚴一下子壓了下來,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自己的心思早已被這個丫頭看穿了……太後的臉突然沉了下來,變得陰雲密布。

    太子、拓跋真、拓跋玉,他們都是她的孫子,他們身上延續着她的血脈。

    其中拓跋玉最為太後疼愛。

    原本太子可以得到她的支持,因為太子一出生的時候,太後将他抱到了自己身邊撫養,可是很快就被皇後想法子要回去了。

    這樣一來,太子身後自然有皇後撐腰,和她這個祖母略有生份,而拓跋真這個孩子,雖然總是謙遜謹慎,可在太後看來,他小小年紀便是心機深沉,和誰也不親不愛。

    德妃雖然不善于看人,卻善于讨好人,她一直以自己忙于代理宮務為由,三天兩頭把拓跋玉送到太後膝下,事實上,感情需要從小培養,拓跋玉就是從小在她宮中長大的,讓她在人生的暮年,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樂。

     可想而知,表面上一碗水端平,甚至一直在幫助太子的太後,骨子裡真正喜歡的孩子就是拓跋玉。

    她已聽說過太多兄弟相殘的故事,她擔心這樣的悲劇在自己的孫子中間重演。

    尤其是德妃去世以後,她自己覺得便成為拓跋玉唯一的守護神。

    甚至,她是希望德妃早點消失的,因為她始終覺得,德妃隻是有些小聰明,并沒有大智慧,這些年若是沒有來自于太後的庇護,拓跋玉無法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