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菜,但是坐下來吃飯的時候總是時不時習慣性的站起來,後來久而久之,太後也煩了,索性誰都不用,三個人都坐在一起吃飯。
太後禮佛多年,每年都會去護國寺供上手抄的佛經,今年就讓淑妃也跟着一起抄,這會兒吃飯的時候,見淑妃對素菜興趣缺缺,苦口婆心的說道,“這吃素菜是一份心,你也跟着我多吃素,抄了佛經供上去,菩薩感應到你的誠心,自然會保佑你的。
”
淑妃心不在焉的點頭,說道,“侄女知道了。
”
太後見淑妃低着頭,語氣平平沒有任何起伏,就知道肯定是沒有聽進去放下筷子問道,“叫你抄的佛經抄了嗎?”
淑妃恭敬的說道,“抄了。
”
“那多久能抄完?”太後卻沒有像往常那樣勸慰着她慢點抄,而是直接問了進度。
淑妃知道這是太後看重這件事,趕忙恭敬的說道,“約莫還有小半年?”其實按照她抄寫的進度起碼也要七八個月,但是見太後這麼問,肯定是希望早點,所以索性就提前了幾個月說道。
結果本以為太後聽了會高興,他卻突然冷了臉,說道,“是嗎?我怎麼聽說你自己都沒寫過,而是讓你的宮女給你代寫?”
淑妃暗叫糟糕,不知道太後怎麼知道這件事,趕忙說道,“太後,沒有這樣的事,都是我自己你寫的。
”
太後臉色沒有緩和,反而更加冷了,說道,“你要是不願意就說,我何曾為難過你?但是你這樣陰奉陽違到底又是怎麼回事?我記得,以前可是什麼話都會對我說的。
”太後最後的語氣中帶着少見的傷感。
淑妃身子一僵,說道,“姑媽,我錯了。
”
看見淑妃立時就認了錯,太後就心軟了,想着她入宮之後日子也過的十分小心翼翼的,歎了一口氣說道,“真不知道當初讓你進宮到底是對還是錯。
”又想着皇帝冷清的性格,太後本以為他隻是性格如此,結果遇到了一個珍妃就跟掉了魂一樣的,什麼都顧不上了。
淑妃聽了鼻子微酸,卻力圖鎮定的說道,“姑媽,你别這麼說,侄女就是進宮來陪你的,我不後悔。
”還有其他的話叫她怎麼說的出口,曾經是京都第一世家的名門的許家早就不複曾經的傲然,步步後退,如今太後還在宮裡,大家看着太後的幾分薄面,家裡還能支撐些,可是等着太後走了之後呢?
太後見淑妃眼圈發紅,伸手握住她的,和藹的拍了拍,說道,“你放心,我還沒老糊塗呢,我自會幫你解決你的後顧之憂。
”太後何等精明之人,其實早就看出了淑妃的心思,隻是有些話她也不好直接說,不過她卻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早就各自有了打算,但是因為時機未到所以并沒有說。
誰曾想,淑妃就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這可不好。
淑妃點了點頭,語氣哽咽的說道,“還是姑媽你疼我,說來說去都是我操之過急了,姑媽……,我這就回去抄經書。
”
太後見淑妃說的誠懇,這才露出笑容來,說道,“這就對了,行了,擦了擦眼淚,趕緊把飯給吃了。
”
早就有宮女重新換了筷子,用白色的帕子抱着遞了過來,淑妃接過開始吃了起來,倒是吃的津津有味,比起之前要歡喜的多了,太後見了這才露出高興的神色來,說道,“真是好孩子,你放心,姑媽不會眼睜睜的看着你……”
淑妃豎着耳朵聽,孫太妃也是停了動作,卻是聽到了太後最後的歎息聲,她還是忍不住沒有說出來。
等着吃過了飯,正在喝茶,一個小宮女湊了過來,對着淑妃耳語了幾句,淑妃神色一變,對着太後說道,“太後,貝貝好像吃的不好,鬧肚子呢。
”貝貝是淑妃養的一條小狗,從家裡就帶進來的,養了五六年,感情很深。
太後說道,“那就趕緊去看看吧,不行就讓于小全去看看。
”于小全是太後身邊的一個太監,曾經當過獸醫,對貓狗很是有幾分道航。
淑妃馬上搖頭說道,“不用,我那邊還有上次吃剩下的藥丸。
”說完就急匆匆的起身,退了出去。
等着淑妃走後,屋内就顯得有些冷清,太後本來就喜愛安靜,四周布置的很是素淨,連個鮮豔點的顔色都沒有。
太後端着茶杯半天都沒有喝一口,孫太妃站着卻是不知如何是好,她伺候太後多年,知道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