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住處,兩個人一起用了飯,仟夕瑤就親手給皇帝倒杯茶,兩個人都餓的厲害,比平時多用了半碗飯,這會兒正是覺得撐得慌,仟夕瑤就對着皇帝說道,“陛下,咱們去園子裡逛逛吧?”
皇帝也想走走消食點頭算是同意了。
兩個人穿上厚厚的衣服就去了禦花園裡,前幾日是正月,太後在禦花園裡辦了個燈會,除了各色的燈還有冰雕,很是有幾分看頭,既然皇帝要過去,那邊自然早就提前把燈都點亮了,等着兩個人過去的時候一片燈火通明,很是好看。
皇帝長腿,又加上男人步子本就比女子快,不過一會兒就讓努力跟随皇帝的仟夕瑤一個踉跄差點摔倒在地上,還好皇帝及時扶住,等着摸着她的手覺得觸手冰涼,忍不住說道,“這般冷,怎麼都不說話?”
燈光,月光交織在一起,細碎的星光映襯着皇帝的面容越發的俊美清貴,這會兒他的眼睛是掩飾不在的擔憂和心疼。
仟夕瑤看的心裡柔軟,靠着皇帝說道,“我看陛下心事重重的樣子,不知道如何開口。
”
皇帝摸了摸仟夕瑤的鬓角,握着她的手,語帶幾分歎息,說道,“真是傻瓜。
”語氣裡藏不住的縱容和寵溺。
仟夕瑤第一次發現,原來傻瓜兩個字竟然還可以當情話來聽?
皇帝似乎是怕仟夕瑤再次摔倒,攬着她的腰,走的很是緩慢,他閉了閉眼睛,歎了一口氣,把心裡的苦惱說了出來,“朕實在是記不清母妃的樣子了。
”
仟夕瑤心頭一顫擡頭看了眼皇帝,見他臉上露出幾分落寞的神色來……,忍不住想着,這個母妃是不是皇帝的生母?如果是指太後應該是說母後才對,又加上皇帝說記不清對方的容貌,十有□□就是燕王妃了。
果然皇帝又說道,“很多事情朕都記不清了,不過承德三十五年,先帝大壽的時候,母妃也跟着父王一起過來賀壽,當别人問要不要和我相見之時,母妃就說……,我的兩個年幼的弟弟在路上生病了,要費心照顧,實在是抽不開身。
”
仟夕瑤震驚,忍不住想着,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到京都來當質子不說,明明有機會相見卻并不相認,這個燕王妃到底是怎麼想的?
時間流逝,帝王更替,如今傳承下來的藩王隻剩下五位了,可是隻有燕王會把質子送到京都來,那是因為燕地是一塊令人眼饞的肥沃土地,一年二季稻子,糧食豐産,又靠着海邊,船運來往是軍事要地,正可謂有錢有兵力,進可攻,退可守。
這塊地原本是當初孝賢皇後為了自己的小兒子特意圈的一個地方,希望他能衣食無憂的過日子,自然是好地方,當時燕王和新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又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和一般的皇族兄弟自是不同,很是親厚,自然是無所猜忌,隻是等着時間流逝,一代又一代的,京都的大祁皇帝和後世燕王之間的血脈關系越來越遠,最後成了皇帝的一塊心病。
有一年燕王不過帶着軍隊去打獵,結果卻叫皇帝以為是要造反,鬧得很是厲害,戰争一觸即發,燕王世世代代的積累,到了這會兒已經是兵強馬壯不可小視,朝中有主戰的,自然也有主和的,隻不過大家都明白,要是真打起來朝廷也是會傷筋動骨,最後還是燕王做了退步,讓自己的世子進京做了質子,這才免了一場内亂。
從此燕個燕王都會送世子來,燕王世子在京都受到皇帝的教導,等着燕王去世在回去繼承王位,如此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燕王和京都之間關系越來越親密,因為每個燕王在世子的時候都曾經在京都住過,而且每一個燕王妃都是皇帝指的婚,都是京都的名門閨秀,雖然後面去了燕地,但是總歸忘不了故鄉,又加上王妃的娘家人都字京都,所以心裡都是向着朝廷。
時間久了,燕王自然就越發的親近朝廷了。
“朕本來以為,朕會去見父王最後一面,結果如今……”皇帝陷入了沉思,越發握緊了仟夕瑤的手,“朕今日收到了母妃的信,卻是為了那長公主求情,真是令人惱怒,那盧中堯亂了科舉的規矩,朕如何能繞他?”最讓他傷感的是,一封信裡從頭到位沒有提及對他的關懷,隻詢問能不能讓新質子,就是皇帝的親弟弟晚點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