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長面無表情地注視着遙遠霧霭中遊龍般奔騰起伏的巨浪,竭力捕捉着那來自遠方但仍能感到極為尖厲刺耳的嘯聲——那是由于浪頭過大而造成的高頻振動。
就要來了。
一個聲音在部落長的心中不停地反複回蕩。
大潮就要來了。
——1——
大立法院。
大會議廳。
仿佛是故意無視危險的迫近,馬拉松式的冗長會議仍在不屈不撓地進行。
讨論的議題無外乎大潮發生的原因、周期和條件,以及如何預防大潮、逃避災禍和重建文明。
發言者铿锵有力的宣言在台下嘈雜無章的議論聲中時隐時現,佶屈聱牙的殘缺語句仿佛受到幹擾的無線電信号一樣在會場污濁的空氣中徘徊徜徉。
“……”
“難道即将舉行的人類抵達本星系的第二個千年紀元慶典,又要被無情的大潮洗禮所取代嗎?”
“我們應該再次認真探讨一下這顆星球毀滅文明的周期性大潮産生的真正原因。
”
“據說在故鄉地球文明的早期曆史上,也曾發生過無數次災難性的大潮。
”
“……”
部落長拔開看不見的沉悶和壓抑走上主席台,全體與會者的目光都安靜地追随着他的一舉一動。
他畢竟是整個部落的領袖。
正在發言的“規劃與災難處理”部長暫停了翻動講稿的動作,他經常被人稱作“眼鏡”,一副十分寬大的黑框眼鏡永遠遮在他的大半張臉上。
部落長一把扯過“眼鏡”的講稿,兩指一捋把它做成一個“∧”形立在桌上,然後揮動雙手開始比比劃劃。
“這是堤壩。
”部落長右手指着那座“紙壩”,然後又用左手在距它不遠的桌面處使勁一點。
“潮水已經湧到這兒了。
”
整個會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不等諸位的詩歌和哲學、曆史論文念完,這裡就會變成一間寬敞的浴室。
”
部落長簡短的勸說一經完成,僅停頓了一個相當短暫的時間,馬上便起到了應有的作用,與會者在制造出一陣短時間的嗡嗡聲後決定立即采取行動。
“等一下。
”部落長在大家進行民主醞釀的當而已經率先攔在了門口。
“在現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我要求被授予全權。
”
“有……這個必要嗎?”“眼鏡”扶着巨大的眼鏡嗫嚅而言。
“有。
”部落長堅定地答道。
“我已經大緻找到了保存文明的完整方法。
”
“根據?”人群中有聲音提問。
他問的顯然是授予指揮者全權的依據,而不是保存文明火種的方法,因為他十分清楚,後者肯定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明白的。
“憲法。
”部落長不動聲色地回答道。
憲法第5章第19款:在非常時期——特指大潮到來的前夕、中間和之後,部落長有權要求被大立法院授予全權。
現在,正是大潮即将到來的所謂“非常時期”。
——2——
部落長和“眼鏡”站在巨大的防潮堤腰,俯瞰着下面的壯觀場面。
由各種先進的機械和落後的人力所組成抗潮大軍,正有條不紊地共同加高着堤壩那已然十分臃腫的身軀。
遠處,則是正鋪天蓋地趕來湊熱鬧的潮水。
“得加快築堤速度!”“眼鏡”下意識地大喊。
“來不及了。
”部落長仿佛很不情願地搖搖頭。
“準備疏散吧。
”
“要是我們部落放棄了第一道堤壩,”“眼鏡”盯着部落長看了半天才開口說話。
“後面三個部落的堤壩就會發生連鎖反應。
”
“沒有辦法。
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不是我們第一個被毀滅的理由。
”部落長重申他在無潮時期的觀點。
“我們不能總是成為整個種族的肋骨。
”
是的,我們不是種族的脊梁,隻不過是無足輕重的肋骨。
可是,每次在與野獸或同類交手的時候,肋骨總是被最先打斷。
“你在下一屆部落聯席會議上也準備這麼說嗎?”“眼鏡”的意思顯而易見。
因為在無潮時期這種觀點隻是一種純理論上的探讨,而不執行部落聯席會議的決定則要受到其他三個部落的孤立甚至敵對。
“你估計什麼時候會再次召開部落聯席會議?”部落長的嘴角邊挂滿了嘲諷,因為誰都知道即将到來的大潮馬上就會毀滅這一期的文明,在本期文明内根本沒有可能召開新一輪的部落聯席會議了。
“快去辦吧,命令大家撤離堤壩,同時分發營養面罩!”
“要營養面罩有什麼用!”這也是以前“眼鏡”與部落長曠日持久地争論的問題之一。
營養面罩不但能夠提供氧氣,還能通過生化方法提高人體内的血糖濃度,在關鍵時刻對使用者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養護和救生作用。
但是除了部落長本人,一直沒有人意識到它在大潮來臨之際的意義。
“現在最關鍵的行動是快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