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謹代表我國政府對您的光臨表示熱烈歡迎!”
加速完成得很快,失重狀态剛一開始,星河便在飄浮中笨拙地伸出手去,抑揚頓挫的外交辭令運用得恰到好處。
“别‘我國’‘我國’的,咱都是一國。
”
李征口操流利的漢語,大大咧咧地伸手向星河的右掌擊來。
由于對接近零重力狀态的缺乏估計和不易把握,那動作就仿佛是要把這友好的手掌推開一樣,結果使他自己在空中傾斜着翻了個不大的跟頭。
“那可不一樣,您老在那邊是拿了卡的。
”
面對同樣的黑眼睛黃皮膚,星河抿嘴搖頭,依舊堅持自己的說法。
有關法律規定“船舶或者航空器”均屬國家領土,所以星河認為這理應包括航天飛機。
而且他猜想對方說的肯定不是真心話,隻不過是為了表示一種友好的姿态。
據說在那邊入了籍的人都喜歡假裝忘記自己的原産地,畢竟已經對着那面經常變化的國旗發誓效忠新國家了嘛。
李征換上一副公事公辦的面孔:“按照協議,我将在即将到達的衛星處進行大量作業,而你應在機内全力予以協助,OK?”
這次實驗飛行帶有一定的商業性質。
當然合同十分清楚,我方隻負責此項工程中的交通運輸工作。
星河所要承擔的責任自然更少,他并不了解協作協議的具體内容。
在這筆賺大錢的交易中,他隻是一名普通雇員。
這裡沒有老闆,星河和李征都是雙方的雇員。
二
接近衛星的機動變軌過程持續了至少30個小時,負責與地面中心進行聯絡的是李征而不是星河,因此多少也制造了些新的障礙——盡管不是語言上的。
用來收集太陽能的翼闆仍在工作,但星河卻感覺它們像是迪斯尼的普魯托頭上耷拉下來的耳朵,顯得有些半死不活——這麼大的翼闆肯定是在升空以後才打開的。
其時李征的身影已經與龐大的衛星融為一體,但星河還是能夠模糊地辨認出他那精巧優雅的動作,一如外科醫生的開腹手術。
也許是因為在太空中什麼都美?
年輕的李征是那種與整個社會一起童年化的一代。
他們大學一畢業就離開祖國前往彼岸,很小一部分人功成名就或者幹脆融入那裡的主流。
不能簡單地說他們不愛祖國,對此星河也能寬容地表示理解,但在面對這種人時心裡覺得不是十分舒服。
“有困難嗎?”星河本來不想打擾對方的工作,對方不開口時也不願主動開腔。
但是李征好像已經超時很久了。
“我找不到那塊控制芯片。
”李征沉吟片刻才開口,“衛星太不穩定,我的動作很不靈活。
”
星河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我再琢磨一會兒,過一會兒可能要回去再查看一下圖紙。
”李征随身攜帶着散發着熒光的圖紙和檢查單,他的意思肯定是要調用電腦裡的資料,“再有半個小時吧。
”
“這兒沒有可口可樂吧?”
李征一開口,星河也覺得口幹舌燥。
他取來兩個飲料管。
“本來可能有,不過現在沒了。
”
盡管星河說得十分含蓄,可對方還是敏感地捕捉到了話裡的情緒。
他大度地笑笑。
李征從個人攜帶的物品中拿出手提電腦,開始調閱有關資料。
星河并不好奇,但看對方并不避諱自己,便撇過頭瞄眼去看。
他奇怪的是上面充斥着俄文字句。
“這不是貴國衛星?”
“不是。
俄國的。
”李征頭也沒擡地随口說道,“去過嗎?”
“什麼?你是說俄羅斯?那還用說,我在那兒受的訓。
不過沒機會認真逛莫斯科……我喜歡俄羅斯,向往莫斯科。
”
“那裡的确很美。
”李征說,“莫斯科我也隻是匆匆經過,倒是在西伯利亞逗留過一個星期。
”
“西伯利亞冷嗎?”
“沒這兒冷。
”李征指指窗外,“我說,你得幫我一個忙。
”
“說。
”
“衛星結構你應該懂一些吧?”
“懂一些。
”星河剛一謙虛又馬上反應過來:我應該沒有出機的義務。
“三個半小時以後,你到衛星那兒去,把這塊芯片換上。
”李征的口氣裡充滿了理所當然,“我實在不行,手抖得厲害。
我隻是個電腦專家。
”
星河看着李征,笑着搖了搖頭。
“沒這義務?”李征試探着問道。
“而且目前我也無法與我的上級取得聯系啊。
”星河照抄了對方開始時那種公私分明的态度,眼睛像沒處放似的在機艙裡掃來掃去,“這可是貴方規定的。
”
“事關重大啊!”李征換了一副面孔,“做做好事吧。
”
星河掉頭去看李征,可這回李征卻沒有迎視星河的目光,依舊注視着窗外,因此看不出裡面是否真的含有懇求的成分。
如果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