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與木星一樣?”

首頁
    ——對,就像與木星一樣。

     剛才,巴比康主任曾恰到好處地提起米歇爾·阿登,以及那次令人難忘的歡迎他的大會。

    會上,馬思通之所以敢激動地喊出“調整地軸!”那是因為巴比康主任和尼科爾上尉的老戰友——也是從地球到月球旅行的主角之一,那位大膽而古怪的法國人前不久曾極力贊揚了太陽系的最大行星。

    在他那優美的頌詞中,列舉了木星的奇妙的優點。

    下面将簡單地談談。

     根據炮手俱樂部計算師的運算,将用一個新的轉軸代替舊的轉軸。

    照通俗的說法,“自從混沌初開”,地球一直繞着那個軸動。

    而新的轉軸将與其軌道平面垂直。

    在這種情況下,原北極氣候狀況恰恰與挪威特隆赫姆春天的氣候相同。

    它的古冰铠甲将在陽光下消融。

    地球氣候帶的分布也将與木星表面一樣。

     地球軸線的傾斜角,或者說地球軸與黃道①平面形成的角是88°13′。

    再加上1°47′,這個軸線與它繞太陽旋轉的軌道平面就完全垂直了。

     應該特别指出,巴比康公司為改變地球目前狀況所作的努力, 并不是力求矯正地軸。

    從力學上講,多大的力量也無濟于事。

    因為地球不是烤扡上的一隻小雞,地軸不是一個物質的東西,人們是不能把它拿在手裡,随意移動的。

    但是,當阿基米德夢想的支點和馬思通設計的杠杆交到這些大膽的工程師手裡的時候,創造一個新軸卻是可行的,甚至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

     既然他們決定在下達新的命令前,對自己的發明創造隻字不講,那大家就隻好讨論所産生的後果了。

     于是,報紙和雜志提醒學者,教導無知者,要他們注意木星的軸與軌道平面幾乎垂直所産生的結果。

     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樣,木星也是太陽系的成員,它距共有的中心太陽約二億裡,體積約相當于地球體積的一千三百倍。

     如果木星上有智慧生物,或者說也有居民的話,該行星給“他們”帶來什麼實際好處呢?在登月前的那次大會上,這些好處曾得到重點闡述。

     木星自轉一周隻用九小時五十五分。

    不論處于什麼緯度,晝夜都相等:白天四小時七十七點五分;夜間四小時七十七點五分。

     “瞧!”主張有木星人的一派指出,“這可使人類生活很有規律。

    人們樂于過有規律的生活!” 假如巴比康主任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地球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地球繞新的地軸旋轉,運行不會加快,也不會減慢,兩個相連的中午之間仍是二十四小時,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白天和黑夜都是十二小時。

    當我們美好的天球在赤道平面上作視曲線運動①時,人類将生活在春分和秋分永恒不變的自然環境中②。

     ①地球一年繞太陽轉一周,我們從地球上看成太陽一年在天空移動一圈,太陽這樣移動的路線叫做黃道。

    它是天球上假設的一個大圓圈,即地球軌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黃道和赤道相交于春分點和秋分點。

     ①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圈。

     ②赤道和黃道相交的兩個點:春分點和秋分點。

    在我國,春分是3月20日或21日;秋分是9月22、23或24日。

    在這兩天,南北半球晝夜一樣長。

     熱烈支持的人補充說:“最為奇怪和有趣的是再沒有季節之分了!” 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是由地軸與軌道平面的傾斜角産生的。

    “木星人”完全不經曆這些季節。

    地球上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