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芬格岩洞

首頁
    館一樣,甚至比那還要好些。

    廚師在岩洞的入口找到了一個适合做飯的地方,是在一個坑裡,看得出那坑就是用來做飯的。

     約翰·奧爾德科船長把遊艇的小船留下來給他們用,然後,坎貝爾小姐、奧利弗·辛克萊、麥爾維兄弟、貝絲夫人和帕特裡奇都下了克洛瑞達遊艇。

    留下的小船會幫他們從一塊岩石到達另一塊岩石上去。

     一小時之後,克洛瑞達帆裡裝着兩個縮帆,降下桅杆的上桅,張起惡劣天氣下用的三角帆,啟航好繞過馬爾島北部,要穿過小島和天然陸地間的海峽去阿基納格雷港。

    乘客們在斯塔福島上,目送着克洛瑞達遊艇,直到看不見它的影子。

    船躺在微風裡,像一隻海鷗,翅膀掠過海面,半小時之後,便消失在戈梅特島背後。

     盡管天氣有變壞的危險,可天空卻還沒有被霧氣籠罩。

    陽光仍透過雲彩寬寬的縫隙透射出來,風在天頂把雲彩微微拉開。

    大家可以在島上散散步,沿島而行,就可以順着玄武岩峭壁的岩角前進。

    坎貝爾小姐和麥爾維兄弟最關心的事,就是由奧利弗帶路,去到芬格岩洞去。

     約納來的遊人通常乘奧班汽船的小船來參觀這個岩洞。

    但從右面岩壁那下船,在那有個可以停靠的碼頭,也可以進到岩洞最深處。

     于是奧利弗決定不用克洛瑞達的小船去進行這次考察。

     大家從柯蘭歇爾岩洞走出來。

    走在環繞小島東部的堤岸上。

    支樁垂直插下,好像某個工程師在那打了些玄武岩樁子一樣。

    支柱的頂端構成大岩石腳下一塊結實、幹燥的路面。

    在這幾分鐘的散步中,大家邊聊邊觀賞小島,激浪輕撫過小島,激浪的一帶綠水清可見底。

    要去這岩洞,真想不出有比這更美的路了。

    一千零一夜裡的幾個英雄住在這岩洞裡,真是再合适不過了。

     一行人走到了小島的東南角,奧利弗讓同伴們登了幾級天然形成的台階,這些台階跟宮殿裡的樓梯相比,毫不遜色。

     在台階的拐角處豎立着那些外柱,外柱擠在一起靠在岩洞的岩壁上,跟從維斯達到羅馬各地的小修道院裡的一樣,隻是外柱并排排列着,好藏住後面的大作。

    建築外脊上靠着巨形台基,小島的這一角便由此台基構成。

    岩石傾斜的礦理,就像按拱頂拱腹上岩石的幾何剖面圖排列的一樣,這傾斜的礦理和垂直豎立的柱子形成鮮明對比。

     台階腳下,大海已不再那麼平靜,可以感到外海已是波濤洶湧,大海像在呼吸的作用下,輕輕地升起落下。

     那裡照出台基的整個底座,水下起伏着那台基微黑的影子。

     奧利弗到了上面的石柱,朝左一拐,坎貝爾小姐指了指一段狹窄的堤岸,更确切地說是一段天然護坡道,沿着岩壁,護坡道一直延伸到岩洞深處。

    一段欄杆的鐵支架砌在玄武岩裡,它在牆和小堤岸的尖背之間構成一個欄梯扶手。

     “啊!”坎貝爾小姐說,“這個欄杆破壞了芬格宮殿的美觀!” “的确。

    ”奧利弗答道,“這是大自然的傑作中人類硬加進去的一筆。

    ” “如果有用,就該去用它。

    ”薩姆。

     “就是的。

    ”西布跟着說。

     進入芬格岩洞時,大家聽從向導的建議,停下腳步。

     在他們面前展現出一個大殿,又高又深,半明半暗,充滿神秘色彩。

    從海上看,兩側壁間間距有三十四英尺左右。

    左右兩面,玄武岩柱,互相擠着,像在哥特時代後期的某些教堂裡的一樣,看不到承重牆。

    立柱的頂端有具大尖拱頂的起拱,拱頂高出水面五十英尺。

     坎貝爾小姐和同伴們第一眼,便為這景觀驚歎不已,戀戀不舍地離去,沿着形成内護坡道的突出部分走進去。

     那井井有條地排列着幾百根棱柱形柱子,但大小不一,像是龐大的結晶物。

    細膩的棱邊十分突兀,就像裝飾藝術家手裡的刻刀畫出的線條。

    從幾何學角度上看,一些岩柱的凹角跟另一些岩柱的凸角相呼應。

    這邊的岩柱有三面的,那邊的有四面、五面、六面,直到七八面的都有,這表明在總體風格保持統一的前提下,又那麼富于變化,好像是要證明大自然的藝術品味之高。

     光從外面射進來,跳躍在這些岩柱的多面角上。

    裡面的水吸收了外面的光,明亮地跟鏡子一樣,光印到海下的岩石上,印到水草上,它們染成深紅色或淺黃色。

    縷縷光線照亮了玄武岩的凸出部分,玄武岩用不規則的藻井裝飾着這舉世無雙的地下宮殿。

     裡面籠罩着一種轟鳴的寂靜,如果能把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話,大家不想打破這深穴裡特有的寂靜。

    隻有風在裡面奏出長和弦,那長和弦好像由一組減弱的七度音程組成,一點點增強又消失。

    在風強勁的吹拂下,好像可以聽到如大口琴的簧片般的角柱在共鳴着。

    是不是用這滑稽的效果才有其名“安—那—維那”①,“音調和諧的岩洞”,克爾特語如此稱呼這個岩洞。

     “哪個名字更适合它?”奧利弗說,“既然芬格是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