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首頁
    維埃面對的并不是這個女人個人的悲傷與痛苦。

    質疑他的,不是法比安的妻子,而是和他的不斷奮鬥創造相對立的另一種生活哲學與價值。

    他此刻正在傾聽着的悲傷的嗓音,是他的敵人。

    因為個人的幸福,與偉大的奮鬥,永遠是矛盾且無法相容的。

    這個女人所講述的一切,是屬于她那個世界裡的真相。

    夜晚餐桌上點亮的台燈,一個生命對她另一半的呼喚,那個國度裡的溫柔、希望與記憶。

    她要拿回屬于她的這一切,她也完全有理由這麼做。

    裡維埃有屬于他的真相,但是他沒有辦法也沒有權利否認她所尋求的。

    他的真相,在家的台燈下,顯得那麼難以啟齒,那麼的沒有人情味。

     “女士……” 她不再繼續聽他說了。

    “她一定是用盡了全部力氣。

    ”裡維埃想。

     某一天裡維埃和一位工程師,一起彎着身體看一個因為造橋而受傷的當地農民。

    工程師對裡維埃說:“因為要造這座橋,而有一個農民的臉被壓得粉碎,值得嗎?”沒有一個當地的農民,肯為了方便自己的交通,而犧牲這張被壓得面目猙獰的臉。

    然而,橋還是繼續在造。

    工程師說:“大多數人的利益總是由少數人的利益犧牲而得來的。

    ”裡維埃回答:“人總是說生命是無價的,可是當你面對具體情況的時候,我們又總是将這樣那樣的價值置于人的寶貴的生命之上。

    這些價值究竟是什麼?” 裡維埃想到他的團隊,心緊緊地被揪起來。

    任何行動,哪怕是建一座橋,也會摧毀個人的幸福。

    他不禁問自己:“我究竟有什麼權利這麼做?” “這些也許哪一天會失去生命的人,他們本可以幸福地生活着。

    ”他仿佛看見那些在夜晚的燈火中,朝着金廟望去的人的熱切的臉龐。

    “我有什麼理由把他們從那裡面拉出來?”他有什麼權利剝奪他們屬于個人的幸福?難道他不應該保護他們享受幸福的權利?而他,卻是那個粉碎這一切的人。

    可他又清楚地知道,個人渺小的幸福,總有一天會如同那金廟前的幻景一樣,蒸發消失。

    衰老和死亡會以一種更殘忍的方式摧毀它。

    也許,除了個人的幸福,他們可以拯救和創造某種更持久、永恒的東西。

    裡維埃和他的團隊,也許就是為此在日夜工作着奮鬥着。

     “愛,如果我們隻是去愛,那會是一條沒有出路的死巷子。

    ”裡維埃的内心,隐約地感覺到某種比單純的愛更崇高的責任。

    那好像也是一種柔情,隻是它更特殊,獨一無二。

    他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句子:“我們追尋的,是一種永恒。

    ”他是在哪裡讀到這個句子的?他想起他曾經見過的,那座秘魯印加帝國[12]時期的太陽神古廟宇,那些堆砌在山頂的巨石。

    如果沒有了這些如同某種悔恨的隐語一般,壓在今天人們靈魂上的這些石頭,那麼這曾經如此偉大的印加文明還剩下些什麼?“昔日古民族的領袖,是出于一種殘忍,還是出于某種深厚的愛,強迫他的人民,在這高山上堆砌這些石頭,建造着某種不朽?”裡維埃又想起小城裡的夜晚,圍着報亭播放的音樂起舞的布爾喬亞們。

    “他們的那種幸福……”也許,令昔日的領袖們深深同情的,不是他的人民遭受的苦難,而是他們總有一天的消亡散落。

    不是個人的死亡,而是這個民族總有一天将在這片沙海中不見了蹤影。

    于是,他引領着他的人民在高山上堆起千百噸的巨石。

    因為至少這些石頭,永遠也不會被沙漠所湮滅。

     [12]秘魯印加帝國:11世紀至16世紀位于美洲的古老帝國,帝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魯的庫斯科。

    印加帝國的中心區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上,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一帶。

    其主體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締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魯的高原地區,後來他們遷徙到庫斯科,建立了庫斯科王國,這個國家在1438年發展為印加帝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