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首頁
    近。

    ” 明台、郭騎雲、林參謀準備戰鬥,于曼麗埋伏在深處,瞄準。

     日軍的軍車進入明台等人的埋伏圈,隻聽明台一聲令下,即刻槍聲震天。

     戰鬥結束,衆人清理完現場,又改頭換面僞裝成日本軍人的模樣。

    明台和黎叔檢查車上的軍火,“一整車的炸藥,要是引燃了,我們一個也跑不了。

    ”明台唏噓道。

     黎叔看看:“炸藥大概是炸礦道用的。

    ” “對,他們炸礦,我們也炸礦。

    ”明台道,“檢查武器,小心煙火。

    上車。

    ” 衆人上車,郭騎雲發動汽車,向公路方向駛去。

     梁仲春開車行駛在公路上,阿誠坐在副駕上一言不發。

    梁仲春埋怨道:“前幾天你跟我說不急,今天就十萬火急。

    ” “這是周先生的差事。

    ”阿誠道,“要是我自己賺兩個零花錢,我會拎着腦袋跑日本人地盤上去撈人嗎?” 梁仲春頗有感慨:“嗨,這世上,有人動動嘴皮子,有人就得去拼命。

    ” “人活在世,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有人下命令,有人就得去執行。

    有人設計圖紙,有人就得賣命做工程。

    沒什麼好抱怨的,我打小就想得開。

    ” “那是,你打小就跑腿的命。

    我這可是舍命陪君子。

    ” 阿誠有些不耐煩:“你别磨叽了,放心好了,有錢能使鬼推磨。

    ” “萬一呢?萬一有意外呢?這可是日本人的地盤。

    ” 阿誠強調道:“我們是替周佛海先生做事。

    ” “我怎麼能相信你的話?”梁仲春問。

     “如果我不是替周佛海做事,而是替日本人做事,要抓住這個人。

    抑或是,我替重慶政府做事,要給周佛海先生留條後路。

    你會向日本人或者明長官告發我嗎?” “不會。

    ” 阿誠疑惑:“為什麼不會?你又不是善男信女。

    ” “我指望你,替我留條後路。

    ” “我怎麼能相信你的話?”阿誠重複道。

     相同的問話,兩個人相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這時,一輛軍車超了過去,其間郭騎雲居高臨下地看了一眼轎車裡的人,阿誠的目光與郭騎雲的目光相接,一掃而過。

     郭騎雲把車開到礦區後門,待日軍檢查完證件後,放行。

    同時,梁仲春的車也停在了礦區的前門。

     郭騎雲把車停在廢礦場門口,明台一下車就示意林參謀先将哨兵幹掉,一名行動隊員立刻站在了哨兵的位置上。

     衆人走進小型礦道,明台突然停下腳步,轉身道:“現在開一個臨時戰前會議。

    ” 大家聚在一起,于曼麗負責在外監視。

     “郭副官負責破壞礦區的通訊系統,我要整個礦區在開火的一瞬間,失去全部對外聯系。

    黎叔和你的一名兄弟負責火力攻擊礦區的哨卡,把哨卡上的敵人趕下礦溝去。

    于曼麗負責壓制敵方火力……”明台看了一眼程錦雲,“惠小姐負責掩護和撤退,我負責把軍火運輸車開進礦區中央,引爆這一車的炸藥。

    明白了嗎?” 衆人齊聲道:“明白。

    ” “我們的三個兄弟應該在礦道裡幹活,我們這樣……”衆人圍成一團,明台小聲地交代着。

     接待室裡,梁仲春和阿誠接受着日軍的搜身檢查,衛兵把兩人随身攜帶的槍收了起來,廠長客氣道:“槍支暫時替二位保存。

    你們一會兒出去的時候,衛兵會把手槍還給你們。

    ” “我剛才在門口看到特高課的車了,是高木君來了嗎?”阿誠問。

     “這位先生跟高木君很熟悉嗎?” “是的,我們都和高木君認識。

    ”梁仲春道,“廠長,是這樣,我們還是按照老規矩來,今天我想……” 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廠長截道:“不急,不急。

    既然二位都是高木君的朋友,我們等高木君視察完礦區回來,再一起談事。

    ” 梁仲春和阿誠互相看了一眼,各自都聞到了危險的氣息。

     “現在對表。

    ”明台說道,“中午12點10分發起戰鬥,半個小時内結束戰鬥,全體戰鬥人員在廢礦區集合。

    ” “半個小時,理論上可行。

    ”郭騎雲道。

     “對,理論時間。

    ”明台問,“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衆人沒有異議。

     “準備戰鬥。

    ” 第一礦道裡幽暗森冷,高木站在暗處,問道:“你叫什麼?” “劉斌。

    ” “你認識周佛海先生嗎?” 劉斌愣了一下。

     “應該認識。

    ” “你是日本人?我是汪……”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高木一槍正中眉心,栽倒在地。

     第二礦道蜿蜒曲長,明台等人一路走來将哨兵清除,将勞工們全部解救。

    明台等人随後又向第一礦道而去。

     接待室裡,高木冷着一張臉走進來,看到梁仲春和阿誠頓時一怔:“你們怎麼來了?” 梁仲春上前:“我們跟礦上的廠長說好了,要買一名勞工回去。

    ” 阿誠附和道:“這名勞工很重要,是從重慶過來的,也是我們南京政府的人。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